集中修影响弱化煤价指向绿色区间
近一个多月来,沿海市场煤价连续下行,环渤海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BSSPI)出现8连降,累计下跌156元/吨,跌幅超20%。且大部分贸易商继续看跌后期市场,市场交投持续低迷,采购拉运动能明显不足,分析认为以下因素促使动力煤价格继续看跌:
1、铁路运力相对充足。2018年大秦线春季集中修时间定于4月7日至30日09:00-12:00,初步测算预计影响日运量10-15万吨左右,对沿海市场影响弱于往年,这是因为:首先,目前港口存煤量较高,具备缓冲作用,下游对铁路运输的刚性依赖较弱;其次,蒙冀铁路已经全线开通,这使得内蒙煤炭可以直达唐山曹妃甸港,铁路煤炭货运能力提升弱化了运输瓶颈;再次,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消息称,2018年4月10日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货运列车,本次调图后,唐呼线(张唐,张集线)将开行共20对万吨货列至曹妃甸港(测算运量将增加一倍以上)。所以相较于去年秋季大秦线集中修,今年的春季检修给煤炭市场带来的影响将大大减弱。
2、上下游库存高位运行。环渤海主要港口库存持续向上累积,连续5天突破2100万吨,尤其清明假期期间,受雨雪、封航等气象条件影响,港口交投放缓,港口存煤更是连续攀升,据秦皇岛煤炭网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8日,环渤海港口合计存煤量达到2176.4万吨高位,较年初上涨将近640万吨;下游港口存煤水平也相对较高,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下游主要港口合计库存3111万吨,呈不断上行走势,较年初上涨了近900多万吨。
3、沿海电厂拉运需求不足。从采购总规模看,4月份是传统用煤淡季,加上部分电厂机组检修及水电陆续发力,对火电置换能力增强,耗煤水平不高,截至4月8日沿海各电厂日耗为65.7万吨,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限制了电煤采购的整体规模;另从采购结构上看,对需求方而言,长协煤同时具备价格及供应稳定的优势,进口煤具备价格优势,现货煤作为灵活调剂的补充货源,随着大型煤企大幅下调4月份长协价格,现货煤采购占比快速降低。截至4月8日环渤海主要港口锚地船舶降至71艘,成为自2017年5月20日以来低位,下游派船拉运明显下降。
就后续走势看,目前煤炭行业库存已有一定修复,抵御短期供需变动冲击的能力加强;运输方面,并不存在现实瓶颈;需求方面走势相对稳定,国民经济支撑用能增长走稳,异常气候连年持续干扰的可能性趋于下降;预期方面,随着产地降价幅度加深,各环节循环降价的机制形成,市场心理预期价格已看向550-560元/吨。按照此前测算,三西主产区煤矿到港成本均在500元/吨以下,“绿色区间”能够保持煤矿正常盈利,就此看来,沿海煤炭下水价格重回绿色区间并无现实障碍。
相关阅读
- 榆阳大矿销售火爆 贸易商:都是假象 煤价难涨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 坑口销售仍较差
- 一季度焦炭产量同比下降产业链联动反映强
- 冀中能源2017年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36.
- 晓南矿一季度盈利2445万元
- 唐口煤业:精益管理实现首季“开门红”
- 山西焦煤构建应急保障体系
- 发改委:煤炭去产能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
- 从中美贸易纠纷看我国煤炭科技创新
- 煤炭去产能进入结构性时代:抓手不再是量的指
- 大唐移动SmartLTE矿用4G项目获煤炭行业大奖
- 西南地区焦炭价格普降100 山西柳林部分中硫
- 电煤旺季稳定在550元/吨才是调控的终极目标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坑口销售仍较差
- 内蒙古动力煤:市场行情低迷 煤价继续走低
- 产地市场弱势,煤价下跌何时到头?
- 贵州省提出:构建煤电企业“一一对应”供需关
- 山西破解“一煤独大”:转型项目建设进入高潮
- 煤炭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革命的立足点
- 徐矿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12.81% 利润同比增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