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退出煤炭产能 810 万吨
记者从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2017年我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退出落后产能,全区共退出地方煤矿16 处、产能810 万吨/年,比预期目标多退 12 处、超退产能 690 万吨/年,超额完成煤炭产能退出任务。2017 年底,全区 60万吨以下煤矿101 处,比 2015 年底减少 55 处,产能占比由 2015 年底的 4.2%下降到了 2.8% 。
淘汰落后产能后,内蒙古先进产能有序增加。2017 年底,内蒙古安全高效煤矿171 处,产能 6.4 亿吨/年,占生产煤矿产能的 80% 。12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产能占比提高到 87% ,其中 100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产能占比达 38%,存量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内蒙古供煤紧张得到缓解。内蒙古积极开展优质产能核增工作,目前已批复 6 处煤矿产能置换方案,可新增产能 1220 万吨/年。哈尔乌素、黑岱沟、胜利西一、西二、西三、贺斯格乌拉、宝日希勒、扎尼河 8处保供煤矿实施不停产整改,从2017年8 月 21 日至 2017 年底,8 处煤矿累计产煤 5069 万吨,为解决东北地区冬季供煤紧张和平抑秦皇岛下水煤价格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去产能的有序推进,内蒙古煤炭结构进一步调整,煤炭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有利时机,煤电、煤化等下游产业联合重组深入推进,有效解决了发供用之间的利益博弈。2017 年,全区煤炭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 16 起,涉及重组资产 930 亿元,盘活投资 180 亿元,可新增产值 100 亿元,减少新配煤炭资源 41 亿吨,控制新增产能 4000 万吨,转化项目年耗煤量 8220 万吨。目前,全区煤电、煤化一体化比重达90%。其中,铝产业中,煤电铝一体化率达到 70% 以上。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内蒙古简单“挖煤卖煤”的模式正在发生质的改变,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内蒙古煤炭生产经营规范发展,煤炭经济呈现出运行平稳向好态势。2017 年,全区煤炭坑口均价 256 元/吨,同比上涨 93 元/吨。全区煤炭经济运行延续了2016 年 8 月份以来良好态势。2017 年,全区生产原煤 8.78 亿吨,同比增加 6224 万吨,同比增长 7.6% ,产量居全国第一。
相关阅读
- 山东省开展部分市县煤炭压减政策落实情况审
- 煤炭去产能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 林华煤矿一季度抽采钻尺创下历史新高
- 3月山东省生产原煤993.5万吨同比下降2.98%
- 截止3月底贵州省生产煤矿443处 产能15718万
- 山西集中整治废弃矿井严打私挖滥采
- 伊敏露天矿完成今年首个500万吨煤炭生产任
- 截止3月底贵州省生产煤矿443处产能15718万
- 叙永县年产45万吨精煤洗煤车间成功运行
- 威鑫煤业1198重点综采工作面即将投产
- 一季度贵州黔西南煤炭产销两旺
- 一季度陕西原煤产量上升13.45%
- 大社矿煤炭销售完成首季开门红
- “真没想到,井下会搞得这么干净!”
- 中煤新集公司两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
- 我国煤炭优势产能向晋陕蒙宁地区集中
- 贵州91处自愿申请关闭煤矿9月底前完成物理
- 1-2月份内蒙古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 陕西2018年将加强生产监管提升优质煤炭资源
- 一季度恒鼎实业原煤产量增长109% 精煤增长1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