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工形式转变彰显安全管理工作的迫切性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青青
自上世纪以来,煤矿用工制度一直呈现为固有的模式:固定制工人、合同制工人和农民协议工。无论上述哪一种形式的用工模式,其结果是企业用工的群体比较固定,人员短时期不变。多少年间,这些朝夕相处的矿工之间互相称兄道弟,如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大家彼此会互相关怀,互相帮衬,温馨和谐,情深谊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不断优化管理制度,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来为全体矿工兄弟服务。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煤矿企业的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老一代矿工的离去,企业新招入矿的矿工基本上以临时性的工人为主。这些被称之为“临时工”的矿工,如同候鸟般穿梭于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群体之间,哪个企业生产环境好,劳动强度小,职工收入高,就奔向哪个企业。因此,这些企业的矿工群体大多表现为流动性较大,矿工思想活跃,企业主人翁意识差,安全意识不强。日常工作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放松了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急功近利思想特别严重。
鉴于此种情况,各煤矿企业纷纷开通各种渠道,大力开展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分析事故案列,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机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及社会不良影响。企业管理严格,管理力度加大了,日常“三违”现象明显下降;一旦企业管理有所松懈,违章作业现象就会抬头,事故率便会上升。长此以往,企业的社会地位受到影响,经济效益下滑,人员流失严重,群体细胞衰竭,拖垮企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煤矿企业要面对新形势下企业用工形式的转变,不断总结适合自己企业安全管理的新模式,制定适宜本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为煤矿企业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阅读
- 煤矿4死1伤事故竟这样被瞒报,55名责任人被处
-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部署开展6项专项监察
- 安徽煤监局创造连续287天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 国家煤矿安监局部署开展 “一通三防”专项
- 煤矿小心!安监总局16个督导组赴各地检查
- 四川致力破解煤矿安全生产“四不顽疾”
- 湖南娄底:安全生产“十大战役”攻坚行动初显
- 各省成立专项行动小组 严打煤矿违法违规行
- 四川多措并举确保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 朔州市召开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大会
-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
- 国务院:各省成立专项小组打击治理煤矿违法违
- 新目标:2022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减半
- 山东煤监局:改革创新落实 夯实六项措施
- 山东煤监局“五项硬措施”化解“五大挑战”
- 山西2017年发生煤矿事故29起 同比上升52.6%
- 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攻坚战
- 标准化上台阶背后的“绣花”功夫
- 山东煤矿安监局严格执法侧记
- 煤城安全发展还需寻找新平衡
热门推荐
焦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