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拖不决”的根子在哪?
有部署无检查、有检查无结果、有结果无奖惩,是缺乏抓落实有效机制的普遍表现
日前,笔者参加企业安全监察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机电队检修车间发现,该区队上个月让检修车间整改的几条隐患,过了一个多月仍未整改,检查组询问该车间负责人为何迟迟不整改隐患,该车间负责人表示,他认为队上不会检查,所以没整改。
在对该区队深入检查后发现,该区队很多管理制度出台后或工作安排部署后,没有及时检查考核,很多工作没有开展,工作落实了没有,少有人过问,也没有检查考核,制度措施事实上形同虚设,安排部署空对空。
笔者从事企业管理10余年来,发现类似有制度无检查、有部署无考核、有安排无奖惩的现象,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单位很多原本很好的制度措施或工作安排部署虎头蛇尾,推行不下去。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值得各级管理者深思。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细心的人会发现,当上级来检查考核工作时,很多人会打起十二分精神,精心准备可能会检查考核的工作内容,生怕因被发现问题而挨批,此时大家的工作态度认真、效率高。但只要检查考核一过,有些人就会恢复到往日的慵懒和随意状态,其工作效率和执行效果可想而知。
可见,一项工作不是有了制度就可以了,有了安排部署就够了。制度措施是管理的基础,安排部署是管理的前提,而检查考核是管理的关键。
检查能为考核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为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提供事实依据;考核是检查的深化,可以强化检查的威慑力,让员工执行到位。
在单位里,如果只制定制度措施或只安排部署工作,而不去检查考核,制度措施就会缺乏威慑力;如果只考核但不重视日常检查,考核将会失去依据,难以反映员工的实际表现和绩效实情。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不少单位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定期检查多、不定期检查少,表面上严格的多、实际过硬的少等问题,久而久之,员工不惧怕上级检查考核,检查考核也失去了监督和约束作用。
笔者认为,很多“久拖不决”的问题与缺乏责任约束和奖惩措施跟不上有直接关系。
有部署无检查、有检查无结果、有结果无奖惩,是缺乏抓落实有效机制的普遍表现,真正应着手的是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建立有效机制,在抓出成果上见真功。
相关阅读
- 煤矿4死1伤事故竟这样被瞒报,55名责任人被处
-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部署开展6项专项监察
- 安徽煤监局创造连续287天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 国家煤矿安监局部署开展 “一通三防”专项
- 煤矿小心!安监总局16个督导组赴各地检查
- 四川致力破解煤矿安全生产“四不顽疾”
- 湖南娄底:安全生产“十大战役”攻坚行动初显
- 各省成立专项行动小组 严打煤矿违法违规行
- 四川多措并举确保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 朔州市召开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大会
-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
- 国务院:各省成立专项小组打击治理煤矿违法违
- 新目标:2022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减半
- 山东煤监局:改革创新落实 夯实六项措施
- 山东煤监局“五项硬措施”化解“五大挑战”
- 山西2017年发生煤矿事故29起 同比上升52.6%
- 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攻坚战
- 标准化上台阶背后的“绣花”功夫
- 山东煤矿安监局严格执法侧记
- 煤城安全发展还需寻找新平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