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水来袭 给你指出一条生路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武强等在《煤炭学报》发表论文《矿山突(透)水灾害应急疏散模拟系统与工程应用》。
矿山突(透)水灾害发生时,井下人员合理应急疏散是有效避免矿井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举措。事故发生后,由于开采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水害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的多样性、人们对矿井水灾危险认识的局限性、井上/下无法正常通信等,井下遇险人员无法及时得到地面调度工作人员统一指挥,非突(透)水采区作业人员不清楚突(透)水地点所发生的灾害事故,突(透)水地点作业人员不了解井下采掘总体情况和逃生线路,造成井下遇险人员不能及时撤离或选择了错误的逃生线路,而不幸遇难。
武强等构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矿山突(透)水灾害应急疏散模拟系统架构。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识别、网络传输、智能应用三部分。数据采集与识别,主要负责各种数据的采集、物体及人员的识别与监测;网络传输,通过诸如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平台,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智能应用,主要完成3D模型构建、应急疏散模拟、VR仿真环境设计实现,以及决策、演练、评价与预警。
他们根据矿山突(透)水灾害应急疏散模拟需求及各种复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与识别,构建矿井地质环境与井下场景;通过突(透)水点及其相关信息获取、巷道水流模拟、人员逃生行为模拟以及智能动态路径搜索,在VR仿真环境中进行应急疏散模拟及可视化分析,实现个体或群体行为动态过程模拟,生成安全迅速的井下人员最优疏散路径;针对应急疏散决策和疏散演练分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与预警。
该系统经过在河北省张家口的某煤矿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较好,为矿井灾害情景下的人员合理疏散、应急救援和人员培训等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撑平台。
相关阅读
- 煤矿4死1伤事故竟这样被瞒报,55名责任人被处
-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部署开展6项专项监察
- 安徽煤监局创造连续287天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 国家煤矿安监局部署开展 “一通三防”专项
- 煤矿小心!安监总局16个督导组赴各地检查
- 四川致力破解煤矿安全生产“四不顽疾”
- 湖南娄底:安全生产“十大战役”攻坚行动初显
- 各省成立专项行动小组 严打煤矿违法违规行
- 四川多措并举确保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 朔州市召开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大会
-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
- 国务院:各省成立专项小组打击治理煤矿违法违
- 新目标:2022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减半
- 山东煤监局:改革创新落实 夯实六项措施
- 山东煤监局“五项硬措施”化解“五大挑战”
- 山西2017年发生煤矿事故29起 同比上升52.6%
- 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攻坚战
- 标准化上台阶背后的“绣花”功夫
- 山东煤矿安监局严格执法侧记
- 煤城安全发展还需寻找新平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