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安全生产突破1800天
打造“大安全”职工“零伤害”
钱营孜矿持续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构建大安全体系,实施“四化一体”管控,取得显著效果。矿井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现场验收,截至12月4日,安全生产1827天,多项指标创建矿以来最好成绩。
管控体系化。钱营孜矿按照系统、规范、完备、长效的原则,从人、机、物、法、环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更加注重基础管理,更加注重责任落实,更加注重自主管理,更加注重过程控制,对15项要素进行逐一解析,明确了各要素建设的重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扎实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质量达标“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每季度矿对“安全效果好、质量标准高、员工行为规范、班组自主管理到位、工作作风扎实”的区队授予“示范头面”,给予授牌及奖励。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充分利用“正负”激励法,引导管理干部由“进攻型”向“防守型”转变。
兑现精细化,这个矿制定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检查等全过程的工作办法、流程,规范了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治理、验收、分析总结、公示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标准,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生产过程“零”隐患,构建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在成功创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基础上,全面建设智能化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在国内率先建成数字化矿山;安全管控体系化,队级以上管理人员,人人肩上有指标、带头反“三违”、除“三惯”,着重提高反“三违”的质量,建立“三违”治理长效机制,每月进行“三违”解部式分析,有的放矢制定防范措施;凡队长以上管理人员“三违”的,在正常处罚的基础上,必须进管理人员“三违”培训班学习,由分管领导亲自授课,让其既丢票子又丢面子,重拳遏制“三违”。同时,实施“责任倒追”,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发生的各类事故隐患,认真追查分析,严肃处理,并引以为戒。一年来,先后有9名队长以上管理人员被降职。
夯基常态化。多年来,钱营孜矿始终重视基层、基础管理。针对工作面现场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制度,让大家在安全工作上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该矿针对现场管理,在干部下井管理和班前会管理方面做文章,有效推动了“三基”管理。坚持抓安全就是要抓干部的理念,狠抓干部下井带班管理。每月排定生产性科室领导下井跟班表,对干部现场跟班管理采取划分盘区、划分责任,指定时间、地点,每月安全例会通报干部下井跟班情况,保证了每个工作地占,都有科级干部现场跟班。同时,干部要在每个跟班后填写跟班隐患表,详细注明跟班去向、线路、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严格按照“五定五落实”,确保隐患闭合。
职健日常化。该矿把日常防尘管理纳入安全质量标准达标考评和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对防尘设施管理使用不到位、粉尘浓度超标等问题,一律挂“红黄牌”,严重隐患纳入事故处罚,做到每周一自检、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考评。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规定及职业危害防治内容,定期播放煤尘爆炸案例、尘肺病患者现状等警示教育片。在井上下主要场所醒目位置设置精神标示和警示说明,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10月份起,给全员进行免费体检。
相关阅读
- 煤矿4死1伤事故竟这样被瞒报,55名责任人被处
-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部署开展6项专项监察
- 安徽煤监局创造连续287天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 国家煤矿安监局部署开展 “一通三防”专项
- 煤矿小心!安监总局16个督导组赴各地检查
- 四川致力破解煤矿安全生产“四不顽疾”
- 湖南娄底:安全生产“十大战役”攻坚行动初显
- 各省成立专项行动小组 严打煤矿违法违规行
- 四川多措并举确保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 朔州市召开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大会
-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
- 国务院:各省成立专项小组打击治理煤矿违法违
- 新目标:2022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减半
- 山东煤监局:改革创新落实 夯实六项措施
- 山东煤监局“五项硬措施”化解“五大挑战”
- 山西2017年发生煤矿事故29起 同比上升52.6%
- 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攻坚战
- 标准化上台阶背后的“绣花”功夫
- 山东煤矿安监局严格执法侧记
- 煤城安全发展还需寻找新平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