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白马股暂歇 基金阶段性关注成长股机会
近期,关于风格切换的议论,在市场上持续发酵。具体来看,此前蓝筹白马频频出现大幅回调,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机会则有所抬头。但是,叠加近期市场的整体动荡调整,风格是否转变并不明朗。对此,基金机构认为,当前市场风格转变并未确立,蓝筹白马有回调压力,中小创更是需要面临重重考验,整体来说,市场仍处于盘整期,在投资上需要攻守兼备、平衡兼顾。震荡调整有风险也有机会,阶段性参与新经济等带动下的成长机会也十分有必要,为投资博取中短期的可观收益。
蓝筹白马转弱
近期,市场震荡调整之际,蓝筹白马略显“疲态”。仅以上周四为例,市场整体继续小幅调整,但是盘中多只消费白马股如伊利股份、格力电器等放量下跌。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伊利股份下跌5.74%,水井坊下跌4.8%,格力电器下跌3.48%,五粮液下跌3.21%。而这些个股都是2017年市场的明星“白龙马”,去年其市场表现优异。统计发现,截至3月23日,伊利股份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已达到12.08%,水井坊、五粮液也是分别跌去9.85%和10.65%,格力电器则仍上涨11.85%。
“整体而言,蓝筹白马受到的压制力量不小。一方面,是资金获利了结的压力,蓝筹白马行情策马奔腾后,资金有落袋为安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蓝筹白马的业绩考验,年报季蓝筹白马也有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业绩与估值出现错位;另外,是市场风险偏好、市场风格扰动等因素的叠加。蓝筹白马阶段性的压力凸显,走势上出现疲软在预期之内。”私募机构分析人士表示。
西部证券则指出,市场自3月初以来震荡盘升的过程中,增量资金规模始终未见明显放大,量能跟进不足迫使场内存量资金以快速腾挪的方式追逐短线机会,无形中加大做多合力的凝聚和发力的难度。市场赚钱效应不佳,既难以对场外增量资金构成吸引力,也加剧场内存量资金兑现收益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高企的蓝筹白马所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然,对于中小创等的成长机会,现阶段也难言走强的态势确立。虽然有新经济等的“强刺激”,但是中小创仍面临业绩考验、估值压力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犹疑。目前,市场上虽有看好中小创机会的声音,但是从具体走势上看,中小创的强势崛起并未出现。
均衡配置攻守兼备
对于当前的复杂局面,基金机构建议多做均衡配置,攻守兼备。具体来讲,一方面是做好中长期的核心配置,作为投资的基石,另一方面则是适当参与市场阶段性的机会,做好收益的正向加强。
上海一家公募机构投研人士认为,当前,市场的核心机会仍在,包括估值合理的蓝筹白马以及货真价实的成长机会,这部分应该是投资的核心配置,近期部分优质蓝筹白马的阶段性调整,可以作为投资的重要机会窗口,“创蓝筹”也应该作为重要的市场机会;另外,市场震荡调整的风险一直高悬,震荡调整有风险也有机会,阶段性参与新经济等带动下的成长机会也十分有必要,为投资博取中短期的可观收益。不过,在配置上仍建议偏均衡,包括板块、行业、个股的配置。
中信建投分析师夏敏仁认为,近期在投资策略方面,由于国内经济景气回落,海外市场风险提高,建议投资者在3月仍然需要保持谨慎,降低仓位,在行业配置上采用均衡配置的方法,通过分散化的方法构建投资组合,充分分散风险。同时回避强周期板块,增加对新经济板块与消费板块的关注。华宝基金同样认为,一季报可能是市场最核心的主线,一季报业绩较好且估值合理的个股可能是配置的主线。行业方面短期仍建议均衡配置。
相关阅读
- 近半数偏股基金加仓 308只基金仓位超90%
- 多只基金首季减持中兴通讯
- 321股披露最新股东户数 逾半数股东在减少
- 成泉资本一季报现身四股 下一个目标是准?
- 一季度QDII提高港股仓位 重配金融信息技术
- 多只“爆款”基金一季度快速建仓 蓝筹股仍
- 解码机构调研上市银行“路线图”
- 次新股走势分化 同系游资抱团作战
- MSCI纳入A股在即 千亿资金或快速入场
- 基金一季末持仓起底 新进300只优质成长股
- 需求强劲化解高库存困扰 机构看好5钢铁股
- 离场态势趋缓 资金增配蓝筹
- 外资持续流入低估值绩优股
- 基金加大调仓力度 新兴产业成主攻方向
- 基金钟爱信息技术 减持大蓝筹
- 北上资金单周成交再破千亿 电子板块逆势加
- 智能升级助力光伏业发展 近14亿元抢筹6股
-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仓位微升
- 降准对冲负面情绪 基金防御中寻找机会
- 应对风格切换 基金增持科技股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