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披露旗下五大资产 计划分拆上市
3月27日午间,联想控股(03396,HK)披露2017年年度业绩:综合业务收入为316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归母净利润为50.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作为投资驱动型企业,联想控股采用“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战略。2017年度,其战略投资部分归母净利润下滑26%,财务投资则上升42%。
联想控股股执行董事兼总裁朱立南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去年一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我们会积极准备旗下合适的资产分拆上市,我们现在有准备在H股上市的,也有准备在A股上市的。”
2018年对联想控股而言具有节点性意义,根据相关规定,其旗下资产将在今年6月后可以分拆上市,而在3月27日下午的业绩发布会上,联想控股方面也披露了部分资产的上市计划。
战略投资净利下滑
根据联想控股披露的2017年全年业绩公告,2017年内,联想控股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部分收入分别录得3156.49亿元和6.53亿元,均较同期上涨。不过,不同于2016年业绩中净利润贡献的“并驾齐驱”,公告显示,战略投资板块2017年归母净利润20.04亿元,同比下降26%,财务投资板块归母净利润41.28亿元,同比上涨42%。
联想控股在公告中分析称,一方面是源于财务投资部分净利润贡献的强劲增长,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联想集团受全球零件成本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美国政府于2017年12月22日颁布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带来的延迟所得税资产撇账影响。
联想控股2017年业绩公告显示,IT板块由盈转亏,2017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46亿元,而2016年这一数据为13.35亿元。“IT板块联想集团业务尚在调整恢复过程中。”朱立南表示。
不过,联想控股也在寻找新的业务支柱以降低IT板块业绩对整体的影响。在2016年业绩说明会上,朱立南曾表示联想控股正试图打造IT业务之外的新支柱。而经过2017年的发展,战略投资板块净利润贡献的主力已经发生变化。
其中,金融服务板块2017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6.46亿元,同比上涨7%。“我们持续打造新的支柱型资产,例如通过战略性的投资,控股卢森堡国际银行(BIL)。”朱立南表示,收购完成后,联想控股的资产结构会有大幅改善,“Lenovo(IT板块)的比重可能会恢复到25%~30%的水平,这样资产结构就更均衡了,对公司整体资产配置的合理性是有很大好处的”,而目前IT板块业务资产比重在50%以上。
除了金融服务板块外,朱立南表示希望能够打造出驱动公司价值快速成长的组合,“金融这个板块它体量比较大……但它成长率比较慢。农业跟食品这两块有可能带来快速成长”。
未来3年加紧推进拆分上市
2018年对于联想控股而言具有节点性意义。根据相关规定,联想控股在港上市满三年后才能拆分旗下子公司在A股上市,而2018年6月底联想控股在港交所上市就将满三年。
2017年内,联想控股资本运作就已经启动。例如完成对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佳沃股份(300268,SZ)的收购,打造农业与食品板块首个的战略性产业上市平台。联想控股通过全资子公司控股的联泓新材料也显露出“上市”迹象,引入中国科学院的对外投资及资产管理机构——国科控股8.5亿元战略投资。
“去年一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我们会积极准备旗下合适的资产分拆上市,我们现在有准备在H股上市的,也有准备在A股上市的,这些项目都在积极准备之中。”在业绩发布会上,朱立南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2018年、2019年、2020年这3年希望能够通过分拆旗下资产上市获得一个价值增量,也提高公司的整个流动性水平跟现金流,进一步给公司创造良好的价值”。
朱立南披露,金融服务板块的正奇金融正在考虑在H股上市,拉卡拉准备在A股上市,并且已进入最后阶段,新材料板块的联泓新材料也在积极准备,争取在2020年前后能够在A股上市,农业与食品板块的水果销售平台鑫荣懋也在考虑A股上市事宜。另外,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宁旻披露,联想控股此前战略投资的东航物流也计划在A股上市,“希望在2019年能申报”。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