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上创业板最难:通过率不足三成 终止审查井喷
不知不觉中,2018年的第一个季度已经过去,IPO市场的情况如何? 记者和大家一起来总结回顾一下。
创业板过会率最低
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发审委共审核71家企业,32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为45.07%,32家企业被否,3家取消审核,4家暂缓表决。
那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哪个板块IPO过会率最高?哪个板块上会企业资质差?
1-3月,上会企业共36家欲登陆主板市场,其中18家企业过会,过会率达50%;共13家企业欲登陆中小板,其中8家企业过会,过会率达61.54%;共22家企业欲登陆创业板,其中6家过会,过会率达27.27%。
在三大板块中,中小板是过会率最高的板块,欲登陆主板的企业可谓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有一半的几率过会;创业板的过会率明显最低。
监管层对创业板要求最“严”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业绩、资质不佳的企业希望登陆要求相对较低的创业板,可能拉低了创业板的过会率。
新三板转往创业板最惨
在板块的评选中,还有一类企业不可忽略——新三板转板企业。
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共有16家新三板企业欲“转战”A股,登上更大的资本“舞台”,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16家企业中,仅7家企业顺利过会,过会率达43.75%,8家企业被否,否决率达50%,1家暂缓表决。
有意思的是,上述新三板转板的企业似乎更倾向于转到主板或创业板。
数据显示,上述16家企业中,欲登陆主板或创业板的新三板企业均有6家。
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截然相反。转向主板的6家新三板企业,4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66.66%;转向创业板的6家企业接近“团灭”,仅1家过会,过会率为16.67%,过会的这家企业是泰林生物。
京沪粤通过率仅26.92%
看完了板块的情况,再看看哪些省份的企业IPO过会数量最多。
数据显示,1-3月,IPO审核企业中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浙江省。其中广东共16家企业上会,江苏共14家企业上会,浙江共12家企业上会,上述3省合计上会企业为42家,占比59.15%。
然而,上会企业最多的地区,企业的过会率并不一定高。
数据显示,贵州、四川、西藏均有2家企业上会,且均过会,过会率达100%。
而广东共16家企业上会,6家企业顺利过会,过会率为37.5%;江苏共14家企业上会,8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57.14%;浙江共12家企业上会,7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58.33%。
值得注意的是,京沪粤合计有26家企业上会,仅7家过会,过会率为26.92%,特别是北京,共6家企业上会,全军覆没。
终止审查企业“井喷”
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共计70家IPO企业终止审查,其中1月份共12家企业终止审查,占第一季度终止审查企业的17.14%,2月份共17家企业终止审查,占第一季度终止审查企业24.29%,3月份共41家企业终止审查,占第一季度终止审查企业58.57%。
由此可知,3月份,IPO排队企业扎堆撤退,比前两个月合计终止审查企业的数量还多12家,市场出现“撤单潮”。
此外,记者发现,2018年第一季度,每个月都存在至少一个IPO企业撤退高峰点。如:1月10日,7家企业终止审查,占1月终止审查企业的58.33%;2月13日,10家企业终止审查,合计占2月终止审查企业的58.82%;3月出现两个IPO企业扎堆撤单的时刻,3月5日,11家企业终止审核,3月22日,12家企业终止审核,合计23家,占3月终止审查企业的56.1%。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