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首季放缓 37只新股募资407亿元
近期,德勤中国的全国上市业务组发布有关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的最新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中国内地新股发行速度明显减缓,沪深两市共完成37只新股发行,合计募集资金407亿元人民币。新股数量和融资额同比分别大幅减少72%和42%;而香港市场新股数量和融资额则均双双有所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64%和84%。
德勤预计,随着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对新股审批力度的加大,A股巿场新股发行将放缓,以支持高质量健康发展,全年预计将有180只至240只新股融资约1700亿元至2000亿元人民币。而按照目前申请上巿的名单,中小型制造和科技公司将在新股中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
2018年第一季度,A股新股发行进程放缓。德勤统计显示,沪深两市共完成37只新股发行,合计募集资金407亿元人民币。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的134只,大幅减少72%;融资额较去年同期的696亿元人民币,减少42%。
一季度,融资金额最大的五只新股分别为,华西证券、养元饮品、江苏租赁、美凯龙和成都银行。融资规模合计达到189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一季度增加54%,增加金额为66亿元人民币。
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在发审会上被否的企业已达到32家,否决率为45%,加上待表决、暂缓表决、取消审核等情况,发审会通过率仅为45%。而2017年全年否决率的比例仅有18%,通过率在八成左右,否决比例明显高于去年,通过率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时,数据还显示,在2018年一季度,已有逾60家企业撤回IPO申请,其中仅3月份就超过30家。此外,截至3月31日,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为363家,显著较2017年同期等候上市的511家减少148家,另有16家企业因申请文件不齐备导致中止审核,将在更新财务数据后恢复审核。
德勤中国全国上巿业务组A股资本巿场华南区领导合伙人李渭华表示:“新股发行放缓,包括否决率的上升,以及近期有关中国新经济企业IPO或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公开征求意见,均显示A股市场仍然在进行多项不同变革。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新股平均发行规模,以及企业排队IPO审核的情况已有所改善。因此,与其他已发展的市场的成熟度相比,我们确信,这些变化在长远看来将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更高质量、更健康的资本市场。”
鉴于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对新股审批力度加大,德勤预计,2018年A股市场将有180只至240只新股发行,融资约1700亿元至2000亿元人民币。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