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否认参与A股传闻 仍坚守不上市理念
自富士康开启了此轮A股独角兽上市风潮后,资本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关注与日俱增。
众多独角兽企业也在磨拳擦掌,BATJ等已经海外上市的企业也表态愿意回归A股,乃至过去一直豪言“不差钱不上市”的宗庆后的娃哈哈也已经清理了大量的员工持股,为上市扫除股权障碍——企业IPO前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的规则。
招商证券在最近的一份研报中指出,资本市场本轮“新经济”战略的对象相对丰富,预计将会有步骤有顺序逐步推行。目前来看,至少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实现海外上市的优质“新经济”企业,以 BATJ 为代表。第二类是尚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据统计,估值超过10亿美元及以上的独角兽企业已经超过100家,其中,至少34家估值超过20亿美元。
而国内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中,估值最庞大的还是要数任正非治下的华为。科技市场研究公司IHS的最新报告称,去年华为电信设备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25%增加到28%,取代爱立信成为2017年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商。2017年,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000亿元,年增率约15%,利润率达到11%左右,即660亿元,对照2016年华为的年报净利370.52亿元,净利增速高达78%以上。
有分析指出,如果将来有一日,华为像娃哈哈那样清理员工股权以图在A股IPO上市,那市值很可能是A股乃至亚洲市值第一股。根据此前的报道,华为2017年度员工分红总规模或达到168亿元,此等现金分红规模放在A股也是排名前列。
不过,长期以来,任正非一再对外表示,华为并没有上市计划。
华为是一家以员工持股为主的企业,按照华为此前2016年的财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华为已经有8万1144名员工参与了持股,待2017年财报正式出炉后估计资料又进一步庞大。如此庞大的员工持股策略,是任正非凝聚华为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阻碍华为上市的一大障碍(企业IPO前的发起人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3月19日,招商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判断,除了8家首批试点 CDR 的公司之外,近期,小米、蚂蚁金服、新大陆作为新经济的龙头代表也有望优先享有制度安排。另外,研报称,华为也有意向参与本轮资本市场“新经济”战略。
在监管层呼唤独角兽在A股挂牌,正就上市制度研拟改革方案之际,这则华为也开始考虑进入资本市场的消息,的确让外界相当震撼。
不过,据华为内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没听说过上市这回事,可能是资本市场的炒作,华为仍坚持此前不上市的想法。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