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辞多职或保小米上市 市盈率高遭质疑
随着小米IPO临近,越来越多相关消息传出。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份所谓的小米Pre-IPO融资推介材料,清晰展现了小米的收入、利润、用户、估值和市值数据。
融资材料疑曝光
材料显示,小米2015年还是亏损9.8亿元,2016年盈利9.13亿元,2017年预计可达75.82亿元,利润率6.5%,2019年有望增至188.31亿元。
2016年-2019年这四年间,小米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74%。
2017年小米收入预计1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升至31.7%,而在2017年11月份,雷军曾公开表示已完成1000亿元的销售目标。
预计到2019年,小米年收入可达3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16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超过50%。
材料显示,小米当下估值为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亿元),如果在2018年第四季度上市,则市值将在854-13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00-8545亿元)范围。
用户方面,小米日活1.32亿,月活1.65亿,日均用户使用时间为312分钟(5.2小时)。
小米并未披露过整体的盈利数据。此前,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曾在微博上表示,小米2017年利润不会少于十亿美元。该融资推介材料公布的数据也符合之前业界的预期。
对于上述融资材料,小米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予置评。
硬件公司与互联网之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融资材料,2016年,小米的收入组成中,79%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硬件业务的净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净利润率则超过40%。小米正在扩大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比例,2017年,预计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为68.3%,预计到2019年,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将超过硬件收入。
由此可以看出,小米靠硬件设备并不太赚钱,主要靠相关的互联网服务。
而业界围绕小米究竟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也一直争论不休。
有媒体报道称,基金经理们不看好硬件公司股票。有基金经理表示,他们不会买入小米IPO发行的股票,因为中国的硬件公司都面临低利润率、恶性价格战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的问题。
而小米的支持者认为,该公司不是纯粹的硬件公司,而是像苹果一样,拥有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包括运动手环和电饭煲等众多互联网连接设备。小米浏览器和应用商店可以产生广告和游戏收入,且利润率大大高于智能手机。
在小米官网,小米自称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市盈率数倍于苹果
上述融资材料当下给出的小米估值,明显远低于市场传闻的千亿美金估值。不过,从这份材料给出的四季度上市时的市值预期来看,小米有可能在今年期间推高其估值,并在IPO时达到千亿美金左右的市值。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认为,小米的光环再大,也是Apple或Google的模仿者,现在曝出来的营收与估值过高,特别是市盈率数字是过高的。
苹果目前市值为9131.7亿美元,市盈率为18.34倍。若按照这样的市盈率计算,目前拥有10亿美元利润的小米估值应在183.4亿美元左右,远低于该公司目前在私募市场的估值。
过去一年,腾讯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目前市盈率为63.7倍。即使按照这样的市盈率,小米估值也只有637亿美元,仍远低于很多人所说的80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低端。
媒体援引国际数据公司分析师Kiranjeet Kaur言论称,小米的设备、应用和服务要形成像苹果公司那样的生态系统,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甚至也有观点认为小米不太可能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有观点认为,小米不会成为苹果,也不会成为有着庞大社交媒体基础的腾讯,小米只是一家硬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已经先后辞去了猎豹移动董事长和董事、欢聚时代董事长的职务,逐步放权,在小米上市前避免过多关联交易的嫌疑。
而随着A股呼唤独角兽的消息传出,小米将会在A股和H股上市的消息也同时传出。
对于此消息,小米方面仍是不予置评。
在沈萌看来,小米A+H的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小米是VIE结构,但不排除在香港上市之后再通过CDR实现在A股可间接交易。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