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A+H“空窗”4年多 5家银行集体发起冲击
能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无疑是每家银行的美好心愿。而若同时实现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对于银行的资本补充和品牌提升显然更为有利。然而自光大银行于2013年12月份实现在港股上市后,已有四年多的时间未有“A+H”上市银行诞生了,对于地方银行来说更是尚未有一家成功。虽然这些重返A股的上市银行屡屡遭到“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的羁绊,新的“A+H”上市银行出现似乎仍不是一帆风顺,在港上市银行重返A股大戏已进入高潮,首家两地上市地方银行的诞生也将最终揭晓。
随着近年来城商行赴港上市屡有斩获,截至目前,在港上市的地方银行数量已增至13家,其中绝大多数都已启动了“A+H”上市计划,有些筹备多年的银行更是早已进入A股IPO排队名单中进行审核。
2016年以来银行在A股的陆续上市,也刺激着港股上市银行回归A股上市的热情不断高涨。面对银行资本金的快速消耗,在港股上市的地方银行在纷纷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或港股增发的同时,也都展开了“二次上市”。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6家银行处于A股IPO排队名单中,而在此名单中的哈尔滨银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徽商银行以及重庆农商行均已完成在港股上市,正向“A+H”上市银行发起冲击。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最新审核情况显示,其中的哈尔滨银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最有可能率先“撞线”,目前这三家银行均处于“预先披露更新”阶段。
虽然自2015年以来,港股上市银行就陆续开始筹备回归A股上市,但目前为止尚未有一家最终实现这一计划,而在此当中更是历经波折,多家银行A股排队出现了中止审查及终止审查。
目前已回归正常A股IPO名单的徽商银行,在上个月就曾一度撤回A股发行申请。该行彼时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仍需就相关法律法规及证监会要求所涉及的部分事项与个别董事和股东进一步协商,决定撤回A股发行申请。而春节过后,徽商银行已顺利重启A股发行申请,目前该行最新状态为“已反馈”。与此同时,港股上市银行浙商银行的A股排队状态则变为了“中止审查”。早在去年4月份,证监会就已终止对盛京银行A股IPO的审查。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