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重提上市欲抢新能源风口 关键解决潍柴控股难题
日前,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控股)董事长袁宏明在陕汽控股“2035战略”发布会上表示,“陕汽将坚定不移地突破资本市场的瓶颈,不拘一格地稳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这意味着,曾遭遇借壳上市失败的陕汽,四年后将再一次冲刺资本市场。
四年前,陕汽控股旗下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试图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等方式,借壳博通股份(600455,SH)登陆资本市场,但最终未果。
“作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重汽)的最大股东,潍柴动力(000338,SZ)当时并不同意陕汽集团上市,因而其上市计划搁置。但随着最近几年陕汽集团业绩的上升,故再次重提上市计划。”一位接近陕汽控股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绕不过去的股权结构难题
据记者了解,陕汽集团当初借壳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旗下陕重汽的股权结构问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陕重汽是陕汽集团的核心优势资产,长期以来为其贡献了超90%的的利润。不过,由于在陕重汽的股权结构中,潍柴动力与陕汽集团的占比为51%和49%,这意味着潍柴动力实际上是陕重汽的控股方。
按照陕重汽的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等特别事项,需三分之二以上股东表决通过。所以陕汽集团当年上市进展顺利与否和潍柴动力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在借壳上市计划失败后,陕汽集团曾对外宣称将逐渐下调陕重汽的利润贡献率。但据陕汽控股一位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陕重汽仍是陕汽集团最赚钱的公司,不过陕汽集团正试图不把陕重汽这块业务纳入到上市计划中,而是重新打造属于自己的中重卡全系列商用车,把这块业务打包到上市资产里。”
“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把陕重汽装入到上市公司中,那么陕汽余下的业务恐怕不足以支撑其上市。但陕汽要想成功上市,首先必须解决与潍柴动力之间的股权关系。”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认为,陕重汽现今的股权结构与四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如陕汽方面未来要上市的公司仍包含陕重汽这块资产,其成功上市的可能性就依然较小。
以新能源乘用车为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提上市规划的同时,陕汽控股还提出要进军新能源乘用车。根据陕汽控股“2035战略”,未来,中轻卡业务板块和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将是其重要的业务板块。
“陕汽控股依托宝华商用车,目前在轻卡、微卡、重卡和中卡领域都有布局,相对应的技术中心、零部件公司等配套公司也在完善,进军乘用车也在意料之中。”上述陕汽控股内部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不过,该人员也表示,“目前来看,陕汽控股仍把重心放在重卡上,并未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布局。”
但据记者向当地人了解,陕汽控股的新能源乘用车已有车型,并曾在陕西当地“悄无声息”地销售过一段时间。
事实上,陕汽控股手中已握有乘用车生产资质。据记者了解,2008年,陕汽控股因看中微车市场发展前景而重组了汉江汽车。汉江汽车就是现在的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通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陕汽控股旗下陕西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实业)是陕西通家的第三大股东。
“如果和其他股东协商一致,陕汽控股则可使用陕西通家的乘用车生产资质。”上述接近陕汽控股的知情人士表示。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国内商用车市场销量不断下滑,不少商用车企业纷纷谋求转型,希望通过进军乘用车市场谋求更大发展,如目前陕重汽的控股股东潍柴动力,曾在2013年底推出了乘用车品牌英致,期待在乘用车市场分得一杯羹。
“以重卡市场为例,目前市场已趋于饱和。前几年,重卡市场一直较低迷,去年因国家政策调控和国五排放要求,以及天然气车辆市场大好才再次迎来销量大涨。”上述陕汽控股内部人员坦言。
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重卡销量达111.7万辆,创下历史新高。不过,今年该市场已开始降温。数据显示,2018年2月,国内重卡共约销售各类车型6.8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21%,环比今年1月的10.96万辆大幅下跌38%。
但也有业内分析认为,陕汽控股未来将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不排除其为了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将此作为未来上市公司的新核心资产的可能。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