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竞逐四新经济 未来扩大创业板包容性
2017年12月,港交所公布上市改革举措,将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高增长及创新产业公司在主板上市,并放弃设立创新板,三类公司可用同股不同权形式在港上市。与此同时,尚未盈利或者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在港交所上市。
2018年伊始,从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带队赴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座谈到随后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声力挺新经济,再到近期召开的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加大对四新经济的支持力度。
2月9日,深交所发布的《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年)》指出,未来3年将大力推进创业板改革,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定,推动完善IPO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监管层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显示出支持新经济发展的决心。
华菁证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过去5年,新经济的增长画出了一道陡峭向上曲线。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高速畅通、质优价廉的宽带网络构筑了社会信息大动脉,对新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移动支付便利程度超过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广泛渗透,网约车、共享单车、房屋短租等渐成气候;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不断落地。”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为31.4,即新经济投入占整个经济投入的比重为31.4%,接近三分之一。“这说明新经济在凝聚新动能,改造传统动能,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分析人士表示。
“原有的资本市场制度设计受当时经济发展背景所限,没有考虑到新经济会有如此前所未有的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发行上市制度主要是为传统产业服务,不适应‘四新经济’,资本市场对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亟待加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申万宏源”)表示。
另有机构预测,随着越来越多“新经济”企业上市,加上港交所上市改革中可能引入的新政策等因素,预计2018年香港IPO集资额有望超过2000亿港元。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