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二成中小创次新股业绩“报忧”
年报业绩预告及修正公告密集发布之际,中小创次新股们交上了怎样的答卷?据统计,2016年以来上市的355家中小创次新股中,有79家公司2017年度业绩预减(及略减),占比为22.25%。从行业分布看,中小创次新股中的业绩下滑公司多出自机械设备、通信、计算机等行业。
目前,预计2017年业绩下滑幅度(下限)达50%的有13家公司,乐心医疗、高斯贝尔、科大国创、英飞特、陇神戎发、久之洋等在列。
记者梳理发现,中小创次新股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等成本上涨、遭受汇兑损失等。
预告业绩滑坡速度最高的是乐心医疗。公司预计,2017年盈利1008万元至2415万元,减少70.1%至87.48%。报告期内,乐心医疗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预计为1140万元左右。
对业绩下滑一事,乐心医疗认为存在多方面原因。报告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大幅增加。公司适当下调外销客户部分结算价格、部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国内营销渠道建设投入和品牌推广投入增加,导致公司销售费用增加。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但在报告期内暂未体现成果产出。
此外,欣天科技、万马科技、科达利等公司在业绩预减原因中都提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的因素。
欣天科技表示,其主要原材料为铜、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由于2017年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大幅上升,导致公司原材料成本大增。万马科技称,报告期内,公司受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公司原材料成本同比上涨,引起销售毛利下降。科达利表示,2017年下半年原材料市场价格有所上涨,致使公司四季度净利润水平不如预期,因此进行业绩预告修正。
高斯贝尔是一家以数字电视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公司,其2017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以境外为主,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期初的1:6.937跌至期末的1:6.5342,汇兑损失大幅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很大影响。
据统计,有近三成公司在业绩变动原因中提到受汇率波动影响而导致汇兑损失大幅增加。万通智控、创源文化等公司皆表示,汇率变化对公司盈利存在影响。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