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进1”后再现“5进1” IPO通过率不足四成
证监会24日发布的发审委会议审核结果显示,5家企业上会,其中3家企业首发申请被否,1家被暂缓表决,1家获得通过。23日召开的发审委会议则是“7过1”。专家认为,高标准、严要求将是常态,拟上市企业要苦练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公正地衡量自身是否符合上市标准,不要有侥幸心理。
发审委从严审核
1月23日、24日,发审委共审核了12家企业的IPO申请,仅2家企业通过审核,1家暂缓表决,9家被否。
今年以来,发审委共审核了36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14家获通过,19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38.89%。
公开信息显示,发审委的关注点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问询上会企业的问题仍主要是关于财务真实性、企业内控水平、关联交易、股权代持、毛利率异常等。
在1月23日、24日上会的12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的毛利率受到发审委关注,4家企业的关联交易受到关注,5家企业的财务真实性受到关注,4家企业对重大客户的依赖受到关注。
在IPO申请被否的公司中,不乏年净利润近3亿元的企业。新时代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今年发审委的提问更加细化,严格把控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公司业务等方面细节,也加强了对上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注,企业过关的难度加大。此外,从去年12月开始,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增多。
企业应苦练内功
在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就职仪式上,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士余表示,必须严把质量关。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要坚决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理念,严格专业履职、依法审核,防止问题企业带病申报、蒙混过关。
证监会党委委员、中央纪委驻证监会纪检组组长王会民表示,发行监管部要履行好对发审委管理的主体责任。发审委委员要认真学习掌握履职规矩和要求,严格遵守证监会各项制度规定和纪律要求。要根据证券法和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依法审核股票发行,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作出独立的判断。对于不合规的企业,要勇于投否决票。
“今年作为防风险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新股发审只会从严。发审委的提问更加具体、细化,抓住一切可能的风险点。”潘向东认为,发审委关注股权信息,从源头上遏制实际控制人和关联方利益输送的行为,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表示,拟上市企业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公正地衡量自身是否符合上市标准,不要有侥幸心理。相关中介机构要努力遴选优质公司,要避开不良企业。此外,拟上市企业要做好接受现场检查的准备,中介机构要做好会前的超纲培训。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