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中签盈利不足1.5万 新股收益大降
根据目前安排,本周可供申购的新股将只有5只,其中周二和周三各有两只,周四有1只,顶格申购门槛最低的是周二发行的朗博科技,仅需10万元市值就可顶格。另外,本周每只新股发行规模均不大,均未超过1亿股。
又一只带“华为光环”新股来了
尽管如此,这些新股中也有亮点,如本周二即将发行的光弘科技就是一只带“华为光环”的新股。
实际上,在通信巨头华为与A股市场近乎绝缘的同时,诸多与华为有着一定“关系”的企业却在纷纷谋求登陆A股。在光弘科技之前,大客户同样为华为的深南电路和科创新源已于近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两家公司的股票在挂牌上市后,尚未打开涨停板,其中科创新源已连续6个涨停(含上市首日)。
公开资料显示,光弘科技主营EMS(注:电子制造服务),目前第一大客户是华为。2016年度华为旗下的华为机器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共为公司贡献了4.15亿元的销售额,占到了公司当期销售总额的33.85%;今年上半年公司对华为的销售金额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有27.90%。
近年来,随着华为在手机等消费者业务领域的发力,华为整体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态势,通信巨头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其上游供应商也随之普遍获得数量可观的订单,获益匪浅。
中一签新股平均盈利已不足1.5万元?
临近年底,打新股的投资者并未收获丰厚的年终“红包”,反而迎来了打新收益率的显著下降。
自今年11月份开始,打新平均收益再次下滑,进入12月份,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
据时报君统计,年内打新收益最高在3月份,当月中一签新股平均盈利高达3.56万元,2月份中一签新股平均盈利也超过3万元,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打新收益普遍较高。相较之下,11月中一签新股平均盈利仅有1.95万元,12月以来上市且已开板的新股中一签平均盈利则已降至1.44万元,不到3月的一半。如果12月份后续上市的新股股价仍然没有起色,中一签新股的平均盈利有可能会创下年内最低。
打新收益下滑也能从新股连板数量变化体现出来。
数据显示,年内上市且已开板的新股中,有158只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板数量超过10个。然而今年11月份以来上市且已开板的新股中,仅药石科技、新余国科、贵州燃气、广哈通信、佳力图5只新股连续涨停板数量超过了10个。
需要指出的是,相较于已宣布告别零风险的可转债打新,新规下尚无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案例,次新股破发的案例也极少,也就是说,如果不刻意配市值,打新股仍基本无风险,这也使得其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实际上,可转债在前期大面积破发后,近期也有所回暖,信用申购新规后发行的可转债中,只有嘉澳转债、时达转债、久立转2等3只处于破发状态,而水晶转债、小康转债、生益转债、宝信转债等多只曾破发的可转债均已回到面值以上。
从当前新股供给情况来看,近两个月来新股发行数量较以往已出现下降,供给方面并不是导致新股收益下滑的因素,打新收益下滑与近期A股市场整体低迷或有较大关系。从以往数据来看,中签新股平均收益一直处于较大幅度的波动之中,如果后续股票市场回暖,不排除打新收益将重新走高。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