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审核首现“零封” 从严审核成新常态
证监会发审委昨日公布的最新审核结果显示,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均被否。这是自有新股审核以来首次出现“零封”,也是新一届发审委继“上会6家否决5家”之后,再次刷新新股发审单日最低通过率。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自10月17日第十七届发审委“开工”以来,共审核了61家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其中34家获通过,22家企业被否,5家企业的申请被暂缓表决,过会通过率仅为55.73%。和今年前三季度比,IPO通过率降低了两成以上。统计显示,今年1至9月,IPO通过率为80.9%。
发审委的从严审核搅动着资本市场的敏感神经,引发了市场关于新股审核监管环境的广泛关注,IPO通过率高低已经成为正在排队拟上市企业最关切问题。一位华北地区的投行人士表示,监管层已经向市场释放了审核标准,把好资本市场的入口关,从严审核成新常态。终身追责的发审制度约束从根本上要求发审委委员严格专业履职、依法审核,防止问题企业带病申报、蒙混过关。
该人士指出,证监会成立的发行与并购重组审核监察委员会,对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实行全方面的监察,对发审委和委员的履职行为进行360度评价。一方面要求发审委委员必须对投票结果负责,不管是赞成票还是否决票,都需说明,为自己的投票结果负责;另一方面可以对发审委委员的履职形成约束。让制度约束权力,防止滥用权力,表明了证监会对可能出现的发审环节违法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
昨日被否的三家公司均拟在创业板上市,其中,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曾在10月25日发审委工作会议上被暂缓表决,昨日上会仍遭否。从发审委委员的问询内容来看,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发行人是否存在毛利率异常、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具备开展业务经营所必需的相关资质、经营业务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等方面。
以被否的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发审委要求该公司说明对主要供应商是否存在较大依赖,是否存在被复制、被替代的较大风险,以及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发行人毛利率持续大幅高于同行业平均毛利率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建立、健全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依法依规查验相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业务经营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形等。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