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未来十年十倍股?7角度分析新股
自2015年末新股发行重启以来,A股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迎接新面孔。迄今已有600余家公司先后登陆A股市场,公司数占比约两成,流通市值占比近3%。
对投资者来说,除了获取申购新股收益外,更多的是关注新股的走势。从长期来看,由于发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高标准严要求,能够上市的公司大概率是业内翘楚,十倍牛股或孕育其中,潜藏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基于上述背景,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以2015年末以来上市超过三个月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筛选值得重点关注的168股龙虎榜单(简称新股168)。
在建立选股模型时,重点考虑财务状况、机构调研、券商评级、重要股东增减持、机构持股、业绩预测和现场调研七方面因素。每个因素包含若干个细分指标,具体如下:
1、财务因素。在选股模型中,我们首先重点考虑财务因素,从盈利能力和质量、成长性、偿债能力、现金流、营运情况等五方面衡量;同时考虑营收、盈利规模等绝对指标,作为规模因子考量。
2、机构调研因素。一般来说,机构关注度越高,侧面说明公司质地越好。因此,我们将近三个月机构投资者调研动态作为衡量因素之一,主要包括机构调研次数和家数两项指标。
3、券商评级因素。我们将券商评级情况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间接衡量新股投资价值,包括券商评级次数和评级分数,其中评级分数按照1家或多家券商评测分数综合计算得出。
4、重要股东增减持因素。公司高层是最了解经营情况的知情人,其在二级市场的动向往往是公司基本面的风向标。增持一般意味着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减持则相反。
5、机构持股变化。机构增持、减持等持仓动态显示了其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判断,我们将其作为另一个参考指标。
6、业绩预测。买股票就是买未来,研究分析过往财务数据也是为了更准确的预计未来。我们将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1-2年的业绩预测数据作为参考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7、记者调研。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借助证券时报遍布全国的记者网络,对初步筛选出来的200家公司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了解其经营情况和当前动态,从中选择168家公司进行重点跟踪。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