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酝酿反弹 中长期趋势已转向复杂
“该跌不跌,理应看涨”。近10个交易日,沪深300、上证50指数盘桓于250日均线,因为面临3月23日的大缺口压力,消息面又错综复杂,通常而言,这是指数下台阶的技术形态,现在却能够持续保持稳定,该跌不跌,后市理应看涨。特别是领先型指数创业板综指,反复上试250日均线,短期突破的概率大增。换言之,中短期内,中大市值蓝筹股与中小市值成长股有望形成共振,这种共振可能只是阶段性的,更准确地讲,只是明年更大级别上涨的预演,但短期偏向乐观,反弹目标指向3月23日缺口。不过,中长期趋势已转向复杂,中大市值蓝筹股的估值重心面临提升压力,中小市值成长股的上涨动力则偏重于主题投资,因此在策略上,应该借这一轮反弹调整持仓比重及结构。
就基本面而言,中美贸易摩擦的演变目前尚无法预测,但持续时间可能会较长。有危就有机,这给股市投资会带来什么机遇呢?
我们认为,未来至少有两大机会。一是全方位开放带来的机遇,核心是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等,可关注上港集团、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二是国产自主可控替代的机遇,美国“301”调查针对的目标就是我国的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创新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以及北斗导航、信息安全、军民融合等领域将充满机会。
先看生物医药板块,目前已全面转强。但我们认为,该主题行情不是短期行情。创新药的突破是全球性的,生物创新药的爆发点正在来临。去年以来,美股创新药公司也频现黑马。除了原创药,仿制药也因这几年是专利药到期的高峰,景气拐点清晰。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爱尔眼科、乐谱医疗等龙头医药医疗公司,要中长期持续关注。近期盘龙药业连续飙升,股价已翻倍,看似投机,但本质是市场对医药医疗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
再看国产自主可控替代主题,涉及范围广,包括硬件(半导体/芯片,分立器、传感器、MEMS、连接器、伺服器等)、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互联网+、云/大数据)。更具体来讲,像数字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军民融合、大飞机或发动机专项等,都属于自主可控主题。上周末,媒体透露北斗地图APP将于5月1日上线,北斗产业链的核心品种全面转强,可继续关注北斗星通、合众思壮、振芯科技、四维图新等。数字中国高峰论坛将于本月下旬在福州举办,可关注美亚柏科、紫光股份、太极股份、东软集团、中国软件等。信息安全的核心品种,则为卫士通、绿盟科技等。而军工或军民融合的重头戏就是航空,核心是发动机及整机制造,可关注航发科技、航发动力、中航飞机、中航沈飞。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终极目标,就是制造业升级。先进制造或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紧密相关。东方国信、用友网络、紫光股份、宝信软件、上海钢联等都是持续受益者。
可以肯定,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颠覆性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由此所带来的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也会越来越频繁、激烈,这也是导致康波周期从衰退进入萧条的重要原因。换言之,一批新产业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一批旧产品的淘汰或旧产业的衰退。这一变化,也是未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产业发展风险,也是倚重传统产业的A股的长期风险。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