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不改净买入 北上资金多方位布局A股
尽管A股波动有所加大,但自港股复活节假期后恢复交易的沪深港通渠道,仍延续了节前资金净买入的态势,且净买入力度有进一步加大趋势。从资金流向的具体标的来看,一方面,海外资金加大了对消费防御品种的布局,另一方面,对电子、传媒等中小创标的继续保持关注。
因港股市场适逢复活节等假期及不满足结算要求,沪股通、深股通自上周四起暂停服务,至昨日才双双恢复交易。上午10时许,这两个渠道的合计净买入额逾7亿元,显示昨日开盘半小时的资金流量便已超过前一交易日全天产生的流量,当日较大额净买入的趋势初现端倪。
盘中,两个渠道的买盘和卖盘力量逐步扩大。截至收盘,沪股通买盘成交77.04亿元,为近两个月新高,卖盘成交53.09亿元,与近期基本持平,沪股通当日实际净买入23.95亿元。深股通的多空双方则“旗鼓相当”,无论买盘还是卖盘,成交额均在50亿以上水平,当日深股通实际净买入5.12亿元。北向渠道当日合计净买入29.07亿元。
不仅昨天,近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借道互联互通北向渠道的海外资金也一直保持净买入态势。自26日起至港股复活节假期前,北上资金都在净买入A股。上周,北上资金3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56亿元。其中,仅26日单日净流入额就达38.39亿元,为逾两个半月单日净买入额新高。
4月3日盘后数据显示,北上资金当日吸筹对象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龙头股上。
具体来看,3日伊利股份获沪股通资金净买入4亿元,贵州茅台、五粮液的净买入额均超过1亿元。同时,水泥制造龙头海螺水泥获净买入2.78亿元,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也均获净买入超过1亿元。分众传媒和大族激光的净流入额分别为7837万和5660万元。此外,京东方A也获得小幅净买入。
从前述北向渠道4月首个交易日的数据来看,海外资金当日操作也与此前的买入逻辑一脉相承。
以3月份为例,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格局。对此,北上资金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消费防御板块上体现出更显著的偏好,比如,恒瑞医药、水井坊、五粮液、双汇发展3月份获北上资金增持,持股数显著提高,变动量排名靠前。近期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中小创股票表现强势,3月份以来,北上资金对于电子、传媒等行业标的也青睐有加。比如,深股通资金3月份对分众传媒增持了2235万股,位列深股通标的持股变动量排行榜的第1位,立讯精密和海能达的深股通资金持股量也增加了1000万股以上。
有分析人士表示,借道互联互通北向的海外资金流向大格局基本在金融股、科技股和消费股上,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龙头股。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