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反弹 中期谨慎
近期全球股市指数趋势已处于共振向下状态,市场情绪已整体进入风险规避期。短期酝酿反弹,但中期宜谨慎。
通过指数均线系统观察全球股指,可以发现当前整体行情已向淡。美国三大股指已全面考验250日均线,其中纳斯达克指数上周创出新高后,已形成清晰的“顶背离”状态。欧洲股市,以英国富时100、德国DAX30、法国CAC40三大指数为代表,至上周五已形成长期空头排列(5日均线至250日均线)。日经225指数正在跌穿250日均线。恒生指数触及120日均线,大体上与腾讯控股同步。至于A股,沪深300、上证50指数正逼近250日均线,弱势的上证指数、创业板综指已转向长期空头排列。上述判断,虽然只是纯粹技术分析的图表观察,但均属于中长期趋势性变化,并且正处于重要拐点期。基于稳健的交易策略,面对这种趋势性拐点,理应谨慎对待。
巧合的是,这一轮牛市的核心群体,即科技创新龙头蓝筹,也频遇压力。上周,美国前五大市值科技蓝筹股之一的Facebook,因数据泄露丑闻而急挫13.89%。港股的领先蓝筹股腾讯控股,上周也因第一大股东MIH TC的减持而放巨量急跌,对市场情绪构成压力。
导致全球股市进入风险规避期的主要因素,是中美贸易摩擦。面对充满变数的时点,可借用《股票做手回忆录》作者、美国股票操盘手杰西·利弗摩尔的一个比喻来应对:假如你正沿着铁轨往前走,当一列火车呼啸而来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跳下铁轨让火车开过去,而不是愚蠢地站在那里不动。等火车开过去之后,只要你愿意,总能再回到铁轨上来。股市投资本身就是博弈,股市博弈有一个原则,当系统性风险降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仓位。
上周五至今,A股市场情绪整体谨慎,但依然可以看到表现积极的一面。比如农业板块,还有军工或军民融合板块。周一,热点则转向半导体、数字中国、创新药等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概念。显然,这些热点均基于贸易摩擦升级的预期。站在历史长河看,人为压制不仅不会阻挡科技创新进步,甚至还会倒逼科技加快发展,我国的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产业的发展就是例证。
我们必须清楚,中短期内贸易摩擦没有赢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的关键期,龙头蓝筹股也已进入估值压力期。市场谨慎情绪已开始体现在银行、保险等金融股上,一些估值优势突出、资产质量良好的银行股,如工商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股价已回辙至2017年末的平台位置。纯粹从技术分析角度看,这是一轮大行情结束的信号,接下来的反弹,也只是一轮中大级别调整的短期修正。换言之,近期市场会酝酿反弹,但策略上,应借反弹调整持仓或降低位位。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