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线轮番吸金 创业板大玩“高抛低吸”
昨日沪深两市继续放量上行,成交金额逾6000亿元,为本轮反弹以来新高。不过从主力资金流向看,据数据显示,昨日沪深两市总体流出约92亿元,近5个交易日内,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约344.68亿元,仅3月9日实现资金净流入。
对此,市场人士表示,近期两市量能持续放大,而主力资金却呈现净流出状态,说明在存量资金状态下,随着反弹深入,市场板块之间轮动频率加快,“去弱留强”态度进一步坚决。
三主线轮番吸金
昨日在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近百亿元背景下,有色金属、化工、电气设备、钢铁、商业贸易、国防军工、非银金融、建筑材料、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等板块逆势吸金,其中,有色金属、化工、电气设备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位居前三,分别为13.88亿元、7.79亿元、3.46亿元。
有色金属板块昨日资金流入最多,契合近期市场轮动风格。虽然近期市场“大小之争”不绝于耳,但通过盘面梳理不难发现,市场主要有三条主线:一是以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为代表的科技股:二是以钴为代表的有色板块:三是以医药板块为代表的大消费品种。
数据进一步佐证,3月9日,在申万一级行业中,计算机、电子、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入位居前三,分别为36亿元、34.72亿元、29.47亿元,共计100.19亿元。3月8日,医药生物、家用电器、食品饮料主力资金净流入位居前三,分别为15.25元、9.33亿元、8.62亿元,共计33.2亿元,当日两市净流出40亿元。3月7日,两市净流出249.78亿元,而家用电器仅流出3800万元。3月6日,医药生物与电子行业均实现资金大幅流入,分别为7.35亿元、1.8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投资者应淡化市场风格之争,而是要从基本面是否存在预期差、市场情绪处于何种阶段等维度考量。近期市场赚钱效应主要集中在科技、有色、大消费三大块,总体呈现“三足鼎立”轮动态势。
从近5日数据看,家用电器累计流入7.86亿元、通信累计净流入4.83亿元、医药生物累计净流入2.14亿元、电子累计净流入3100万元。
创业板大玩“高抛低吸”
昨日创业板放量尤为明显,成交金额为1222亿元,大幅超过前高1927.02点时的量能,同时为2月7日创业板见底当日成交金额的近2倍。而从资金角度看,创业板近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虽然整体保持净流出态势,流出7.07亿元,但与两市的巨额流出还是形成了鲜明比对。
从3月6日起截至昨日,近5个交易日,创业板主力资金流向依次为:-21.93亿元、-28亿元、-6.13亿元、72亿元、-23.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5个交易日,创业板主力资金大体呈现出开盘大幅外逃,尾盘却抢筹的特征。
数据显示,3月6日,开盘流出3.98亿元,尾盘仅流出104万元;3月7日,开盘流出9.32亿元,尾盘流出398万元;3月8日,开盘流出4.14亿元,尾盘流入3.18亿元;3月9日,开盘流出1.41亿元,尾盘流入12亿元;3月12日,开盘流出13.9亿元,尾盘流入4.9亿元。
创业板指数持续反弹,而主力资金却大玩高抛低吸,对于这一现象,市场人士表示,首先资金仍是紧密围绕创业板的,这是因为创业板指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幅度和时间均较为充分,月线指标也呈现出明显的修复,未来的上涨时间和空间可以看得乐观一些;其次,资金对于创业板还是略有分歧的,上一波调整产生较大的套牢盘,每一次拉升必然伴随巨大的抛压。同时,创业板内部也是一个不断轮动的格局。因此出现上述现象。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