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放量突破年线 反弹还是反转私募有分歧
创业板指数在上周五终于站上了年线,而且成交也急剧放大,呈现价升量增的良好走势。那么,在多次上冲年线失败后,这次到底是短期反弹还是趋势反转呢?这次收复年线创业板指能否彻底站稳,开启新一轮涨势?对此私募也存在争论,但无论市场投资风格如何切换,驱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不会变,还是业绩和成长。
创业板指突破年线压制
创业板指上周五在次新板块的连续大涨引领下,受到科技类成长股大幅拉升带动,放量突破年线压力,重回1800点整数关上。
实际上最近半年里,创业板指也曾短暂突破年线,但最终无功而返。在2016年7月13日,创业板指数曾试图突破年线的压制但未成功,此后在2016年7月27日当天以5.45%的巨幅下跌告终。此外在2017年,创业板指数也多次试图突破年线压制均未获成功;
记者注意到,上周五创业板指数上涨还伴随着成交量显著放大。创业板上周五合计成交70.73亿股,成交金额达1103亿元,这创下自2015年11月17日以来近29个月的新高。
对此有私募人士指出,近期创业板在科技类题材股表现强势的带动下走强,其逻辑主要还是股价超跌明显,同时叠加了政策利好刺激。由于这类股票大部分属于下跌趋势,短时间内迅速从底部拉起连续涨停,有效激活了市场人气。而近期新经济、独角兽等成为市场焦点,使得市场重新认识到创业板作为科创企业集中地的价值。
反弹还是反转私募有争议
创业板指数在上周五重新收复年线之后,后市又将如何演绎呢?对此上海千波资产束其全告诉记者,当下继续看好中小创的反转行情。从政策面来看,监管层对创蓝筹等科技股的支持力度空前;从企业业绩方面看,中小创在经过持续几年的行业低迷和出清之后,企业业绩正逐步好转;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优质中小创的估值回到30倍以下,估值底得到确认。所以当下的投资逻辑是“政策”、“业绩”和“估值”的多重驱动行情,在选股时要从这三个角度去筛选,包括高端制造,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等。
深圳前海乾元资始研究总监仝栋指出,近期中小创上涨主要还是创新驱动下的成长股行情。在场内流动性偏紧、核心类资产估值阶段性偏高以及政策驱动下,市场选择了最小阻力方向。就指数而言,具备走出长期行情的条件。但是就具体公司来说,将是全面分化的,估值合理的优秀公司的股价将不断创新高。
而广东辰阳投资基金经理潘怡昌则认为,2月9日市场短期调整结束后,中小创走出的这波上涨行情基本可以确定是反弹行情。背后的逻辑是农历新年前中小创跌幅巨大,有强烈的超跌反弹动力。后期建议重点关注业绩增速确定、低估值、成长性较好的龙头品种。
赛亚资本罗伟冬也指出,创业板行情应暂时以反弹看待,之前受去杠杆影响,一批小盘股股价被腰斩,大批小盘股跌幅巨大,有强烈的反弹要求。未来继续看好中小板里的高成长企业。高成长是最好的安全边际,进可攻退可守,涨的时候涨得多,跌的时候跌得少。对于科技股同样有反弹要求,长线还看基本面。电子类科技股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太快,竞争激烈,风险不小。注意尽量避免长线持有。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