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期趋势未变 蓝筹板块有望重获市场关注
节后两个交易日,沪指高开高走,再度逼近3300点关口。但从主力资金动向来看,继节后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后,上周五资金再度净流出,反映出投资者信心恢复尚需时日。分析人士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急跌后市场的短期风格变化,很少带来中期风格切换,被赋予业绩确定性溢价的周期、金融等蓝筹板块有望重获市场关注。
资金分化
沿袭节前企稳回升走势,节后沪深股指全线走强。种种迹象表明,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提升,A股步出回调阴霾。板块方面,无论是中小创还是权重蓝筹均企稳,赚钱效应有所显现。
不过,资金方面的数据显示“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年后首个交易日两市主力资金以56.20亿元的净流入金额结束节前两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出局面,反映出在外围因素消退的背景下,资金做多情绪有所回升。随之而来的盘面“赚钱效应”好转使得市场谨慎情绪有所释放。可忧的是,上述积极景象并未延续,上周五,即时隔一日后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7.39亿元。显然,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历经回调后的市场情绪依然难言彻底改善。
板块方面,资金的分化情况进一步说明,中小创的机会在个股而非整体,蓝筹仍受关注。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净流入。在上周五资金整体净流出的背景下,强弱对比开始显现。整体来看,节后两个交易日,仅有沪深300整体呈现资金净流入,其余两个板块主力资金均有不同程度净流出,创业板不仅弱于沪深300,同样显著弱于中小板。
市场人士表示,长假前后,在成交量萎缩的背景下,期待全面性行情并不现实。从资金的板块流向来看,由于此前的快速回调,特别是融资余额下降,以主力资金为代表的场内资金与盘面之间的联系重新强化。像1月那样乐观预期的全面发酵并不容易,短期难有系统性机会。未来,市场分化在所难免,结构性行情将进一步深化。
蓝筹存机会
与上周四盘面全线回暖对应的是,上周五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板块仅剩8个。其中,以周期和金融为代表的蓝筹依然受到主力资金青睐;净流入金额前三的板块中,周期板块占两个,当之无愧成为市场“人气王”,盘面中周期板块也有不俗表现。
广发证券指出,市场在急跌后一般会迎来短期风格变换,因为急跌会使得投资者对于之前的市场逻辑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但很少带来中期风格切换,因为急跌很难左右中期风格逻辑(如流动性、盈利估值匹配)。
经过此前市场的调整,申万宏源证券认为,股价和基本面回到良性匹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大概率将对后续基本面变化予以正常的反应。中期基本面的潜在变化有望决定板块走向。
针对后市,民生证券表示,当前市场企稳回升,但成交量偏低,多数资金持观望态度,等待新的投资主线浮现。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未来海外市场波动的传导以及逐步落地实施的监管细则,也可从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中寻找投资线索。配置上需密切关注业绩确定性与估值匹配的主线,蓝筹无疑具备比较优势。
分析人士表示,在中性的流动性环境下,随着机构定价权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分化将决定其股票估值和价格分化。而中小创的估值水平偏高,盈利和估值匹配度较低,这也是中期风格难以切换的核心原因。而被赋予业绩确定性溢价的相关板块后市有望重获市场关注,例如受益春季开工旺季的周期板块,以及业绩持续向好、估值优势突出的金融板块。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