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下行接近尾声
尽管黑色系品种出现回暖态势,但动力煤期货弱势依旧。分析人士表示,市场悲观情绪暂缓,黑色系跌势放缓,但动煤期货受现货疲软打压继续偏弱运行。前期快速下行阶段接近尾声,中期进入箱体震荡开启L型模式概率增大。
现货疲软拖累期价走势
“贸易摩擦进入商谈阶段,市场悲观情绪暂缓,黑色系跌势放缓,但动煤期货受现货疲软打压继续偏弱运行。”华泰期货研究所动力煤研究员孙宏园表示。
实际上,从1月底以来,动力煤期货便呈现单边下跌行情,主力1805合约于1月29日盘中达到阶段性高点679.8元/吨后便连续下降,至上周五至最低点562.2元/吨。
“供需关系改善是春节后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南华期货研究员张元桐表示,在供给端,在年初开始的煤炭保供背景下,春节期间几大国有煤矿保障供应使得供给端相对充足;铁路系统积极配合调运,煤炭铁路发运量并未减少;1-2月进口煤炭总量快速增加,使得中转港口和下游电厂库存持续累升。在需求端,春节之后用电需求减少,同时,随着天气转暖,燃煤取暖的需求也在下降。因此,即便1-2月煤炭需求同比增速达9.8%,但煤炭供需关系仍相对宽松,煤炭价格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煤价下行已临近绿色空间上沿。“可以说,快速下降的煤价或将提前完成了自去年煤炭供销大会上发改委提出的政策目标。以重点煤电企业动力煤中长期基础合同价535元/吨为基准,正负波幅6%构建煤炭价格的绿色区域,即500-570元/吨。”张元桐表示,如果过早价格回到绿色区间,或有下探趋势,则需要为煤价“刹车”。在需求持续低迷的当下,供给变动对煤价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猜想煤炭进口或将重回严格。
中期大概率开启L型模式
从基本面来看,库存方面,截至3月23日,环渤海三港(秦皇岛港、京唐港和曹妃甸港)合计库存为1192万吨,增加60.1万吨。市场供应和铁路运输有了明显保证,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出现大幅增加,促使环渤海主要运煤港口存煤保持中高位水平。秦皇岛港铁路煤炭调入总体稳定,但由于恶劣天气造成封航影响,调进高于调出数量,场存出现小幅增加。
下游电厂需求状况方面,从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变动的情况看,截至3月23日,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65.53万吨;总耗煤量460.79吨,环比继续增加1.21%。3月中旬,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强降温降水,部分省市供暖时间延长至3月20日,用电量增加,电厂煤炭日耗快速攀升,高于往年均值。
张元桐认为,当前煤炭市场似乎已达成共识,即在保供背景下,库存高企叠加需求转淡从而压低煤价,完成自年初的政策调价到当下的供需偏宽松的逻辑转换。伴随供暖季结束,未来3个月电煤需求难有起色,而煤价下滑已接近政策目标。关税风波虽然导致超跌,但快速回补显示煤炭下行空间收窄。短期若继续处于供过于求的弱势格局,政策上或将对进口煤限制再次收紧。前期快速下行阶段接近尾声,中期进入箱体震荡开启L型模式概率增大。
相关阅读
- 榆阳大矿销售火爆 贸易商:都是假象 煤价难涨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 坑口销售仍较差
- 一季度焦炭产量同比下降产业链联动反映强
- 冀中能源2017年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36.
- 晓南矿一季度盈利2445万元
- 唐口煤业:精益管理实现首季“开门红”
- 山西焦煤构建应急保障体系
- 发改委:煤炭去产能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
- 从中美贸易纠纷看我国煤炭科技创新
- 煤炭去产能进入结构性时代:抓手不再是量的指
- 大唐移动SmartLTE矿用4G项目获煤炭行业大奖
- 西南地区焦炭价格普降100 山西柳林部分中硫
- 电煤旺季稳定在550元/吨才是调控的终极目标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坑口销售仍较差
- 内蒙古动力煤:市场行情低迷 煤价继续走低
- 产地市场弱势,煤价下跌何时到头?
- 贵州省提出:构建煤电企业“一一对应”供需关
- 山西破解“一煤独大”:转型项目建设进入高潮
- 煤炭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革命的立足点
- 徐矿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12.81% 利润同比增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