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现代化煤矿成煤炭生产主体
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煤炭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去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6100万吨,同比下降27.24%,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可用18天;行业效益增加,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7000处以下,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为煤炭生产主体。
但是,部分企业经营依然较为困难,企业负债高、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突出,人才流失与采掘一线招工接替问题凸显。“由于历史欠账多,负担较重,部分煤企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2017年行业亏损面仍有20.6%;此外,去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7.8%,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部分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由于债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资产负债率上升明显。”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说。
去年,煤炭行业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1.5亿吨去产能目标任务,优质产能比重大幅提高,煤炭产能利用率达到68.2%,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姜智敏认为,当前化解过剩产能仍面临较多难点问题:关闭退出煤矿资产处置难度依然较大,多数关闭退出煤矿资产损失尚未得到处置;多数煤炭企业债务为集团公司统借统贷,去产能关闭煤矿债务分割难、处置难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股份制煤矿利益主体多,煤矿关闭退出难度较大;此外,做好职工安置的难度也较大。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供需走势,姜智敏分析,从供给侧看,煤炭产能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全国30万吨以下的煤矿数量仍有3209处、产能约5亿吨,其中,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数量1954处、产能1.26亿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优质产能的任务依然较重。
从需求侧看,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将进一步拉动能源需求。随着国家治理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继续下降,但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约束,煤炭需求总量依然较大。“从近几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气候因素、煤炭转运能力及市场预期对短时煤炭供需平衡的影响越来越大,值得关注。”姜智敏说。
相关阅读
- 榆阳大矿销售火爆 贸易商:都是假象 煤价难涨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 坑口销售仍较差
- 一季度焦炭产量同比下降产业链联动反映强
- 冀中能源2017年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36.
- 晓南矿一季度盈利2445万元
- 唐口煤业:精益管理实现首季“开门红”
- 山西焦煤构建应急保障体系
- 发改委:煤炭去产能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
- 从中美贸易纠纷看我国煤炭科技创新
- 煤炭去产能进入结构性时代:抓手不再是量的指
- 大唐移动SmartLTE矿用4G项目获煤炭行业大奖
- 西南地区焦炭价格普降100 山西柳林部分中硫
- 电煤旺季稳定在550元/吨才是调控的终极目标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坑口销售仍较差
- 内蒙古动力煤:市场行情低迷 煤价继续走低
- 产地市场弱势,煤价下跌何时到头?
- 贵州省提出:构建煤电企业“一一对应”供需关
- 山西破解“一煤独大”:转型项目建设进入高潮
- 煤炭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革命的立足点
- 徐矿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12.81% 利润同比增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