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基地、大集团建设煤炭行业注重结构性去产能
3月27日,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简称《报告》)指出,要培育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推动大基地、大集团建设
为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调结构成为今年乃至今后煤炭行业的主题之一。《报告》提出,未来要按照“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思路,统筹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去产能等因素,推动煤炭生产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向陕北、神东、黄陇、新疆等大型煤炭基地转移。
《报告》还表示,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大型企业通过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兼并重组和上下游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事实上,供给侧改革实施以来,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煤炭生产重心向晋陕蒙等资源禀赋好、竞争能力强的地区集中。《报告》显示,2017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8个亿吨级(省区)原煤产量30.6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6.8%。其中,晋陕蒙三省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6.82%。
另一方面,煤矿数量减少,大型企业数量及产量提高。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7000处以下。30万吨以下小型煤矿减少到3200处、产能3.2亿吨/年左右。建成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煤矿36处,产能6.12亿吨/年;在建和改扩建千万吨级煤矿34处,产能4.37亿吨/年。
关于煤炭行业内重组整合思路,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孙守仁表示,一是要坚持市场为主导,二是企业为主体,三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创造一些条件。要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与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坚持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与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孙守仁指出,除了山西以外,目前贵州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组建了领导机构。重庆政府也在为重组做基础工作。
对于煤电联营,煤炭工业协会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张绍强表示,煤电联营要通过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形成规范化运作。目前煤炭企业中除了神华、中煤是央企,其他都是地方企业,而电企基本都是央企,央企和地方企业如何推进整合,还需要探索。
从总量去产能转化为结构性去产能
煤炭行业去产能实施以来,总计约5亿多吨产能实现退出,行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仍有一些问题待解决。《报告》指出,从供给侧看,一是全国煤炭产能仍然较大,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二是区域供需矛盾凸显。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煤炭去产能工作引起关注。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在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去产能要科学把握力度节奏,对“十三五”后三年的去产能统筹安排。今年去产能要从总量去产能向结构性去产能转变,把处理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要处理好去产能与保供给关系,更多发挥北方优质产能作用。今年有条件煤矿还要核增产能,资源条件好安全条件达标的煤矿要通过核增增加产能。此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适当提高南方地区煤炭产能退出标准。这两年去产能较多的煤矿主要在南方,解决这些地方供应应作为宏观调控主要内容。
去产能等供给侧改革使煤炭行业效益普遍提高。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70%)实现利润1451.9亿元,2016年利润为320.6亿元。
相关阅读
- 榆阳大矿销售火爆 贸易商:都是假象 煤价难涨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 坑口销售仍较差
- 一季度焦炭产量同比下降产业链联动反映强
- 冀中能源2017年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36.
- 晓南矿一季度盈利2445万元
- 唐口煤业:精益管理实现首季“开门红”
- 山西焦煤构建应急保障体系
- 发改委:煤炭去产能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
- 从中美贸易纠纷看我国煤炭科技创新
- 煤炭去产能进入结构性时代:抓手不再是量的指
- 大唐移动SmartLTE矿用4G项目获煤炭行业大奖
- 西南地区焦炭价格普降100 山西柳林部分中硫
- 电煤旺季稳定在550元/吨才是调控的终极目标
- 产地动力煤:市场需求低迷坑口销售仍较差
- 内蒙古动力煤:市场行情低迷 煤价继续走低
- 产地市场弱势,煤价下跌何时到头?
- 贵州省提出:构建煤电企业“一一对应”供需关
- 山西破解“一煤独大”:转型项目建设进入高潮
- 煤炭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革命的立足点
- 徐矿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12.81% 利润同比增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