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废弃矿井利用,步伐要加快
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稳步实施,大批煤矿被淘汰,成为废弃矿井。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袁亮认为,我国废弃矿井资源利用,必须走智能精准开发之路,并提出了八种模式用于废弃或去产能矿井综合利用:矿井残余煤炭气化开发、油气储存与放射性废物处置开发、地下空间抽水蓄能发电站开发、水资源智能精准开发、非常规天然气(AMM)开发、可再生能源开发、生态修复开发和工业旅游开发。
袁亮院士的建议为去产能矿井指明了“关井不关门,停产不停业”的新业态转型发展之路,可谓切中时弊正当时。那么,对每个去产能矿井来说,选择哪一种转型发展之路,就得“一井一策”、辨证施治了。
去产能矿井要主动谋划未来。去产能矿井转型先要转观念,改变资源型企业对煤炭的“依赖”,煤炭资源总会衰竭,人才、管理、技术和品牌等才是实现转型的宝贵资源。要对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进行仔细分析,发挥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废弃矿井利用模式,认真制定好规划路线图。
去产能矿井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去产能矿井一般都曾经是驻地的利税大户,解决了驻地许多就业问题,也曾经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去产能矿井要继续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在转型过程中,将资源、产业、人员等各方面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真正实现融合发展,继续在新的层面和将来实现地企互利共赢。
去产能矿井要做好人的工作。一方面,要针对矿井转型模式和发展道路,有针对性从现有员工中挖掘人才、培训人才,形成自己的新发展模式人才团队。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引进有利于自己转型发展的关键性人才,或者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保证转型有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持。同时,对不适合转型发展要求的员工,要联合地方政府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帮助员工找到新的岗位。
去产能矿井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必然,但去产能并不是去企业,煤炭产能没有了,却可以生产其他产品。比如,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煤矿从2004年关闭第一对井口至今,面对市场下行与资源枯竭双重压力,坚持实施转产、转移、转方式的战略部署,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两个产业发展方向。工程塑料公司研发的巷道垫板产品于2014年取得国家专利,是全国惟一一家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埠村煤矿医院通过拓展医+药、医+企、医+商、医+医等合作(轻资产运作)模式,利润实现滚雪球般的增长,转型之路越走越顺畅。
因此,每一个去产能矿井都要增强紧迫感,倒排时间节点,加快确定转型发展道路,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规划落实,早日实现转型发展目标。
相关阅读
- 山东省开展部分市县煤炭压减政策落实情况审
- 煤炭去产能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 林华煤矿一季度抽采钻尺创下历史新高
- 3月山东省生产原煤993.5万吨同比下降2.98%
- 截止3月底贵州省生产煤矿443处 产能15718万
- 山西集中整治废弃矿井严打私挖滥采
- 伊敏露天矿完成今年首个500万吨煤炭生产任
- 截止3月底贵州省生产煤矿443处产能15718万
- 叙永县年产45万吨精煤洗煤车间成功运行
- 威鑫煤业1198重点综采工作面即将投产
- 一季度贵州黔西南煤炭产销两旺
- 一季度陕西原煤产量上升13.45%
- 大社矿煤炭销售完成首季开门红
- “真没想到,井下会搞得这么干净!”
- 中煤新集公司两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
- 我国煤炭优势产能向晋陕蒙宁地区集中
- 贵州91处自愿申请关闭煤矿9月底前完成物理
- 1-2月份内蒙古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 陕西2018年将加强生产监管提升优质煤炭资源
- 一季度恒鼎实业原煤产量增长109% 精煤增长1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