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安全,我懂安全—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对于“安全”这两个普通的字眼,你我早已耳熟能详了,可它却是我们一生学习中最重要的科目,虽然它不会考试,没有分数,但这两个字一定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没有了它,我们就没有了灵魂,更没有了躯体,什么都没有了……
安全是幸福之本,单位之本。对个人来说,安全就是孩子仰视你时的笑脸,安全就是黄昏时餐桌旁全家人的欢声笑语,安全是公园里扶老携幼的全家福;对于单位来说安全意味着发展,意味着稳定,意味着效益,意味着基础保障,意味着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每当谈到习惯时,人们总会想到习惯性违章,很少有人会想到习惯性按章操作、习惯性安全生产。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身边由于习惯性违章而发生的事故太多,由于习惯性动作而付出的代价太大,留给我们的教训太深。
让我先来讲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小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剃头,师傅说学剃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学好这门手艺,得要好好练习,不下几年工夫,是学不成的,不但要有耐心和毅力,而且必须小心和谨慎。小和尚一再向师傅表示,要好好学。于是,师傅就用冬瓜当作人头让他练习。小和尚知道前面是个冬瓜,所以每当削完一只瓜的时候,他都随手将剃刀往瓜上一插,感到了一种乐趣和快感。师傅告诫他不要这样做,养成坏习惯可不好。小和尚说,没事,剃人头时就不会这样做了。可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已养成了习惯。他第一次给人剃头的时候,很兴奋,当他剃好头后,就像削完瓜一样,利索地随手将剃刀插在了这个人的头上,随即“啊”的一声惨叫,他方猛然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一瞬间你意想不到的时刻。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安全生产从被动的上级要求向主动的我要安全转变,事故就会远离我们,安全就会与我们常在。反之,如果我们怕麻烦,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认真落实安全措施,仅凭经验办事,逞个人英雄主义,就会埋下不安全的隐患,就容易发生各类事故,不但会给单位造成严重损失,而且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
安全是一种高度自觉,一种下意识、潜意识行为。把安全的外在要求,变为职工的内在需求;把安全的硬性规定,变为职工的内在自觉。当安全成了文化,安全的理念就扎根在员工头脑。就能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安全积极性和主动性,遇到有关安全问题时,就能产生“条件反射”,自动想到违章后果、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自觉维护规章制度,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和“我懂安全”。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工作氛围。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长期、艰苦的过程。安全意识的确立,安全观念的形成,安全习惯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不断强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养成这种良好的安全习惯,各种安全事故就会对我们每个人敬而远之,才有可能实现“零工伤”,这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我们必从种种或近或远的安全事故中去学习,去思考,去总结,去改变,改变我们的不安全的习惯,不安全的行为……自觉地把安全提取到“天”字一号的位置上,认真学习安全规程,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只有思想上多一道防线,工作上多一份认真,安全上才能多一分保障。
相关阅读
- 煤矿4死1伤事故竟这样被瞒报,55名责任人被处
-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部署开展6项专项监察
- 安徽煤监局创造连续287天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 国家煤矿安监局部署开展 “一通三防”专项
- 煤矿小心!安监总局16个督导组赴各地检查
- 四川致力破解煤矿安全生产“四不顽疾”
- 湖南娄底:安全生产“十大战役”攻坚行动初显
- 各省成立专项行动小组 严打煤矿违法违规行
- 四川多措并举确保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 朔州市召开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大会
-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
- 国务院:各省成立专项小组打击治理煤矿违法违
- 新目标:2022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减半
- 山东煤监局:改革创新落实 夯实六项措施
- 山东煤监局“五项硬措施”化解“五大挑战”
- 山西2017年发生煤矿事故29起 同比上升52.6%
- 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攻坚战
- 标准化上台阶背后的“绣花”功夫
- 山东煤矿安监局严格执法侧记
- 煤城安全发展还需寻找新平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