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晋蒙煤矿检查安全问题较多
国土部网站消息,近期,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三部门组成9个调研组,赴全国25个产煤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导调研。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牵头成立了第一督导组,于5月3日至6月3日分别赴安徽、山西、内蒙古三地开展督导调研,实地调研了5个煤矿。
督导调研报告表明,各地状况参差不齐,整体情况令人担忧。
督导组在安徽、山西、内蒙古调查发现,三地工作部署基本一致,通过摸底排查,三地参与自查自纠的基本情况如下:
安徽省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全省持有效采矿权证的煤矿63个(部级发证44个,省级发证19个),已关闭但采矿权证未注销的11个,实际在籍煤矿企业52个(部级发证40个,省级发证12个)。参与自查自纠的煤矿为52个。
山西全省1055个煤矿,除化解过剩产能和企业主动申请关闭矿井外,参与自查自纠的煤矿为995个。
内蒙古自治区共有煤炭采矿权581个(厅发证492个,部发证89个),参与自查自纠的煤矿为581个。
在本次督导检查中,督导组发现五大主要问题:
超层越界开采监管难度较大,超层越界开采隐蔽性强,如何发现是检查整治工作的关键和难点,需多个监管部门协调配合。
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范的理解存在偏差或错误解读。如生产设备、井巷工程设施在矿区范围之外是否属于“超层越界开采”,各省(区)理解及处罚不一。
同一采矿权人的相邻煤矿,其中一个煤矿越界开采另一个煤矿资源或互相越界开采;不同采矿权人相邻煤矿双方签订了互换资源协议,根据协议实施了开采,形成越界开采。监管部门针对上述问题虽进行了处罚,但停止开采难度大。
因响应国家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目前,有大部分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企业自查自纠阶段,虽提交了自查报告及承若书,但下步联合检查、抽查缺少下井条件,不能掌握矿山实际情况。
部分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超层越界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门之间没形成联动监管工作机制,专项检查整治工作进展缓慢。
针对各地方、各部门以及企业自身认识上的差异,督导组提出四大解决方案:
从国家层面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和责任边界及企业主体责任,解决聘请专家、购买中介服务等相关工作经费。
加强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培训学习。个人理解不得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冲突,如:“为了治理瓦斯需要,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系统巷道布置超出标高,不应视为超层越界行为”,严格执行现有法律法规要求。
合理设置矿业权。对煤矿之间边界调整客观已形成的越界情形,切实从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原则出发,建议予以完善手续,从源头上杜绝超层越界开采问题。
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
相关阅读
- 煤矿4死1伤事故竟这样被瞒报,55名责任人被处
-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部署开展6项专项监察
- 安徽煤监局创造连续287天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 国家煤矿安监局部署开展 “一通三防”专项
- 煤矿小心!安监总局16个督导组赴各地检查
- 四川致力破解煤矿安全生产“四不顽疾”
- 湖南娄底:安全生产“十大战役”攻坚行动初显
- 各省成立专项行动小组 严打煤矿违法违规行
- 四川多措并举确保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 朔州市召开安全生产集中警示教育大会
-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
- 国务院:各省成立专项小组打击治理煤矿违法违
- 新目标:2022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减半
- 山东煤监局:改革创新落实 夯实六项措施
- 山东煤监局“五项硬措施”化解“五大挑战”
- 山西2017年发生煤矿事故29起 同比上升52.6%
- 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攻坚战
- 标准化上台阶背后的“绣花”功夫
- 山东煤矿安监局严格执法侧记
- 煤城安全发展还需寻找新平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