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3亿元北上资金“囤货”生变 增配3只股
3月份以来,大盘处于窄幅震荡趋势中,而中小创标的则保持相对强势格局,在面对年线压力和春节后缺口位支撑的技术形态下,各方参与者都表现得较为谨慎,曾经对市场走势有着较为精准判断的北上资金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3月份以来,沪股通净流入金额为7.6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金额为15.8亿元,北上资金期间合计净流入金额达23.46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北上资金话语权逐渐增加,虽然相对于A股市场庞大的体量来说,北上资金的动向并非绝对的行情风向标,但却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通过对近期北上资金的布局情况梳理发现,其投资重心出现了细微变化。
根据沪股通、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数据来看,3月份以来,共有36只个股现身沪股通、深股通的前十大活跃股榜单,其中,21只个股成为北上资金抢筹标的,合计北上资金净流入达到34.12亿元。具体来看,除贵州茅台(91819.46万元)、工商银行(42118.93万元)、格力电器(38721.22万元)、恒瑞医药(21362.39万元)、中国国旅(17387.68万元)、上海机场(10388.62万元)等“旧爱”期间北上资金净买入金额在1亿元以上外,大族激光(31838.91万元)、闰土股份(14899.32万元)、海康威视(14287.24万元)、先导智能(12987.8万元)、大华股份(11861.99万元)等北上资金期间累计净买入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的中小创股中出现了“新面孔”。
综合梳理沪股通、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成交活跃股发现,3月份以来,北上资金流向呈现出新特点:对大部分家用电器、房地产、钢铁、汽车等行业活跃股选择“落袋为安”,增配电子、医药生物等领域的多只龙头股。在上述北上资金期间净买入金额超1亿元的11只活跃股中,电子行业成份股达到3只,最为集中。
由于目前A股市场正处于2017年年报披露期,业绩和价值成长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贯穿A股的投资主线,已成为市场共识,北上资金布局也明显注意到这一点,在北上资金净买入的21只活跃股中,有15家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报、业绩快报或预告,14家公司实现或有望实现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京东方A、隆基股份、大族激光等3家公司实现或有望实现2017年净利润同比翻番。
在业绩向好,北上资金青睐的优势下,上述个股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3月份以来,先导智能期间累计涨幅居首,达到18.16%,中国国旅(9.38%)、隆基股份(6.39%)、上海机场(4.01%)、大族激光(3.81%)、京东方A(3.71%)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3%以上,此外,招商银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贵州茅台、闰土股份等个股期间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相关阅读
- 近半数偏股基金加仓 308只基金仓位超90%
- 多只基金首季减持中兴通讯
- 321股披露最新股东户数 逾半数股东在减少
- 成泉资本一季报现身四股 下一个目标是准?
- 一季度QDII提高港股仓位 重配金融信息技术
- 多只“爆款”基金一季度快速建仓 蓝筹股仍
- 解码机构调研上市银行“路线图”
- 次新股走势分化 同系游资抱团作战
- MSCI纳入A股在即 千亿资金或快速入场
- 基金一季末持仓起底 新进300只优质成长股
- 需求强劲化解高库存困扰 机构看好5钢铁股
- 离场态势趋缓 资金增配蓝筹
- 外资持续流入低估值绩优股
- 基金加大调仓力度 新兴产业成主攻方向
- 基金钟爱信息技术 减持大蓝筹
- 北上资金单周成交再破千亿 电子板块逆势加
- 智能升级助力光伏业发展 近14亿元抢筹6股
-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仓位微升
- 降准对冲负面情绪 基金防御中寻找机会
- 应对风格切换 基金增持科技股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