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增资入市 抄底意图明显
吸引力逐步提升的A股市场正引来QFII的积极布局。记者从深圳相关基金公司获悉,部分QFII在去年底开始通过基金专户增资A股标的,另一些QFII则开始从蓝筹转向中小创,抄底意图明显。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量化投资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为某QFII委托管理的专户取得较好的业绩表现。该QFII在去年底向基金专户增资了9000万美元,截至去年底,该专户产品的规模约为12亿人民币。
据悉,上述QFII是在2012年初正式取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身份的,当时获得的额度是3亿美元。
在上述QFII借道基金专户增资A股的同时,另一些QFII则在A股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频频出现。创业板公司汤臣倍健最近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具有QFII资格的亚洲某投资机构买入汤臣倍健至560万股。汤臣倍健2017年取得净利润7.66亿,同比增长43%,其第一季度业绩也预告将超过3.5亿人民币。QFII还对军工股的投资机会产生兴趣,A股上市公司景嘉微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一家QFII在去年四季度买入该股至57.4万股。景嘉微去年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约13%。
一些市值极小的中小创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开始迎来市场环境的改善。在“以大为美”的2017年前三季度市场中,小市值公司成为杀跌的主要力量,并被包括QFII在内的机构资金集体抛弃。而在去年四季度,这一切开始有所改变。市值不到50亿的天业通联在去年四季度被QFII买入至1664万股。中小板公司利尔化学去年四季度初市值也只有60亿左右,但其在去年四季度开始受到机构资金关注,出现了较大涨幅,背后的推动力也包括QFII的资金。利尔化学2017年年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具有QFII资格的澳门金融机构买入利尔化学约520万股。
融通新能源基金经理付伟琦认为,QFII的操作特点是善于挖掘被错杀、被忽视的品种,往往能够引领A股市场的投资风向,去年甚至出现一些机构跟着QFII走的现象。从业绩表现看,在去年A股市场中,即便是国内排名靠前的基金,与多数QFII的业绩相比,也略有逊色。
相关阅读
- 近半数偏股基金加仓 308只基金仓位超90%
- 多只基金首季减持中兴通讯
- 321股披露最新股东户数 逾半数股东在减少
- 成泉资本一季报现身四股 下一个目标是准?
- 一季度QDII提高港股仓位 重配金融信息技术
- 多只“爆款”基金一季度快速建仓 蓝筹股仍
- 解码机构调研上市银行“路线图”
- 次新股走势分化 同系游资抱团作战
- MSCI纳入A股在即 千亿资金或快速入场
- 基金一季末持仓起底 新进300只优质成长股
- 需求强劲化解高库存困扰 机构看好5钢铁股
- 离场态势趋缓 资金增配蓝筹
- 外资持续流入低估值绩优股
- 基金加大调仓力度 新兴产业成主攻方向
- 基金钟爱信息技术 减持大蓝筹
- 北上资金单周成交再破千亿 电子板块逆势加
- 智能升级助力光伏业发展 近14亿元抢筹6股
-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仓位微升
- 降准对冲负面情绪 基金防御中寻找机会
- 应对风格切换 基金增持科技股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