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拟上市引业内关注 2018年互联网企业A股IPO可期
近日,关于小米拟在港交所上市的新闻再次引起了业内对国内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话题的关注。笔者认为,2018年,互联网企业上市将会是A股IPO的关键词,因为从当前监管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让更多互联网企业上市已成为监管层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在2018年可以期待有新突破。
近几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一日千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份,我国境内外上市互联网企业数量达到102家,总体市值为8.9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的市值之和占总体市值的73.9%。同时有数据显示,美股市场共有143家中概股,其中有29家为互联网科技企业,占比约20.28%。
发展迅速自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自2017年以来,国内互联网企业再度掀起密集上市的小高潮,众多企业扎堆海外上市。寺库网、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爱奇艺、搜狗、小米、京东物流等公司或已成功挂牌,或酝酿提交IPO上市申请。众多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去海外上市,正凸显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蓬勃的发展势头。
互联网企业之所以选择海外上市多是无奈之举,因为国内上市门槛较高、难度较大。按照国内企业上市的标准,企业必须连续盈利三年,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先亏损再盈利,这就注定了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但今年这种状况可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笔者从监管信息中发现了对于互联网企业上市的口径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今年1月份证监会在答复《关于优化证监会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度的建议》时表示,证监会历来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支持互联网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工作。下一步将积极研究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指引,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构建资本市场服务互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长效机制,力争让更多互联网企业上市融资。
随后召开的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提出,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笔者认为,2018年,互联网企业A股上市可期,那些摩拳擦掌准备上市的企业是否想好了去哪里上市呢?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