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破发 基本面或是主导因素
次新股一直是A股市场的“香饽饽”,不过伴随着近期市场整体下挫,次新股破发大军也不断添员。根据数据统计,近一段时间以来,共有7只个股跌破发行价。其中包括2017年沪市最贵新股恒林股份。7只破发次新股中,有五只来自沪市主板,一只来自中小板,一只创业板。其中,截至昨日收盘,赛托生物、常青股份相对发行价下跌超10%(后复权);金麒麟、华达科技相对发行价下跌超4%(后复权)。
仅仅上市2个多月时间,恒林股份就跌破了发行价,这样的破发速度远远超越了A股著名的高价破发新股步长制药。数据显示,恒林股份在去年11月21日上市交易,该股是2017年沪市新股中发行价最贵的。上市前,不少媒体做了主题为“年内最赚钱新股,中一签可以赚15万”的报道。
新股表现欠佳,基本面是主导因素。而上市首年就出现业绩下滑成为次新股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另外,从新股供给来看,2016年初以来,新股发行大幅提速。据统计截至昨日,自2016年IPO新规实施之后上市的新股达到近700家。并且到了2018年还保持每周三只左右的新股发行节奏,这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新股不再是稀缺资源,打新成为常态,打新收益也随之降低。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IPO企业平均涨停板数为9.42个,远低于2016年年度新股发行上市后平均累计涨停板数12.98个。另外,由于打压、抑制次新股的炒作,很多次新股,经过第一波炒作之后,步入阴跌行情,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在降低。
除了业绩和IPO供求关系变化的原因,发行价过高是新股破发的原因之一。来看目前破发的7只次新股,赛托生物、道道全、恒林股份发行价均超过40元/股,尤其是恒林股份以56.88元/股位列2017年沪市最贵新股。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