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六年三次冲击IPO终成正果
六年三次冲击IPO,成都银行终于修成正果。1月31日上午9时30分,成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成都市2018年首家国内主板上市企业,四川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
记者注意到,成都银行开盘价8.39元,报收10.07元,涨幅44.06%。据成都银行公告,1月31日上午,交易出现异常波动。自9时30分开始暂停交易,10时恢复交易。
成都银行的上市路并不平坦。早在2011年,成都银行就开始冲击IPO,几经波折后,成为2017年首家过会的银行。不过,成都银行虽然拿到了“IPO通行证”,但净利润下降、不良贷款率攀升、股权质押与冻结数量众多等都是成都银行要面临的问题。
2017年11月15日,成都银行IPO过会,拟发行不超过3.61亿股。同年12月25日晚间,成都银行更新招股说明书显示,该银行拟发行不超过3.61亿股股份,每股发行价格为6.99元,发行市盈率9.99倍,募集资金总额25.25亿元。即便如此,成都银行的发行市盈率依然超出行业平均市盈率,因而其网上、网下申购时间不得不从2017年12月27日推迟至2018年1月17日。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银行一直因为业绩连年下滑受到市场质疑。不过,上市前夕,该行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该行业绩逆转。据其1月29日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成都银行总资产4345.39亿元,增长20.39%;2017年度实现营收96.54亿元,增长12.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9亿元,增长51.69%。
此前,成都银行营收和净利润三年连降。2014-2016年,成都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1.31亿元、89.59亿元、8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52亿元、28.21亿元、25.83亿元。成都银行解释称,影响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央行降息及市场收益率下降的影响,净息差和净利差连续两年持续收窄,利息净收入有所下降;二是受宏观经济和主要经营区域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信贷风险持续暴露,计提贷款减值损失有所增加。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