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IPO“堰塞湖”切勿半途而废
本周新股发行数量减少,如果新股发行就此减速,那么未来还可能再度出现新的IPO“堰塞湖”,一切还得从零开始,还不如一鼓作气彻底消除“堰塞湖”,解除掉达摩克利斯之剑,然后推动股市逐步向注册制过渡,真正开启长期慢牛走势。
现在的新股发行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忍一忍就能彻底解除新股“堰塞湖”,为今后的长期牛市打下坚实基础,一旦半途而废,暂停或者大幅减少新股发行,未来新股排队仍将持续,甚至可能重新回到600家以上的排队规模,那时候投资者又得时刻担心新股发行问题,注册制的实施也将遥遥无期。
本栏在很早之前就表示IPO该发,但不是现在这种发法,应该把全部新股发行价格都进一步压低,并保证一、二级市场的新股利润足够丰厚,同时把全部新股都配售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取消网下申购,即把新股利润全部用于补贴二级市场投资者。“堰塞湖”问题不解决不利于大局,投资者赚不到钱,也影响发行质量,所以要补贴投资者,在顾全大局的同时不损害投资者利益。
现在的新股发行,只考虑了化解“堰塞湖”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感受。在二级市场投资者看来,是自己承接了新股上市压力,承接了大股东的减持,此外在中小创股价下跌过程中承担亏损的也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凭什么新股利润却被网下配售拿走一大块蛋糕?
本栏提出,新股发行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是有损害的,他们需要补贴,而新股利润正是最佳的补贴方式。所以本栏说,应该把新股网下发行全面叫停,由二级市场投资者享受全部的新股利润。同时管理层也要进一步压低新股发行价格,本栏建议不妨参考公司净资产价格发行新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丰厚利润。假如一家公司的合理定价应该是20元,那么发行价格最高限制在5元,这样投资者就能有300%的中签利润,同时也能防止新股价格炒得过高。假如定价20元的新股在15元发行,将会有两个缺点,一是新股上市后可能会炒高到30元上方,增加股价泡沫,给高位接盘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二是一旦股市走势相对疲软,新股将有破发的风险。
不让新股破发,一方面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让中签投资者有钱可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股顺利发行。只要新股能够持续受到投资者的追捧,那么新股快速发行也将被市场高度认可,IPO“堰塞湖”也有望彻底解决。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