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排队 审核趋严 银行A股IPO成“堰塞湖”
自2016年停滞多年的银行IPO重新破冰并迎来9家银行上市后,2017年银行上市热情依然不减。近两月内,厦门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赶在今年IPO申请基准日之前加入排队序列。
不过,与银行上市热情持续高涨形成对比的是,银行IPO审批节奏放缓。截至20日,沪深两市共有14家银行在排队,但仅有成都银行完成过会。银行IPO已出现“堰塞湖”现象。
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日,14家银行在A股门外排队的银行分别是哈尔滨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长沙银行、西安银行、浙商银行、厦门银行、郑州银行、兰州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苏州银行、青岛银行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
其中,长沙银行、郑州银行进度较快,显示状态为“预先披露已更新”,刚报入不久的厦门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状态为“已受理”,其余银行状态均显示为已反馈。根据目前证监会IPO审核速度以及各银行排队次序,业内人士预计明年四五月或迎来银行过会高峰。
而从排队时间来看,老牌城商行哈尔滨银行于2015年11月披露招股书,是14家银行中等候时间最长的,其他银行多数也在A股门外候场超过一年。
与已经上市的银行相比,拟上市的这些城商行和农商行在资质条件方面仍有不小差距。不过,这些银行对A股上市仍然充满热情。业内人士指出,在实体经济下滑的背景下,银行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不良贷款大幅度提升,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等问题,因此通过上市融资摆脱资本困境成为不少银行的选择。
例如,郑州银行近期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郑州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跌至8.61%,距离监管红线仅有0.11个百分点,该行2016年资产规模增速在A股排队IPO的上市银行中最高;甘肃银行尽管近年密集发债,也没能阻挡资本充足率的下滑,2016年末资本充足率指标同样逼近监管红线。为满足补充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多家A股仍在排队但已在港股上市的银行在今年9月份后迎来银行募资潮,如浙商银行发行1.09亿股境外优先股,募集总额约21.75亿美元;哈尔滨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0.8亿股境外优先股;青岛银行、郑州银行成功发行12亿美元、11.91亿美元的非累积永续境外优先股。
除当前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率高企,拨备覆盖率“踩”监管红线这类众所周知影响城商行、农商行上市的原因,由于申请文件不齐备导致进入“中止审核”状态而退出IPO正常排队名单的银行也不在少数,如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青岛银行等。此外,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以及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也是阻碍城商行、农商行正常上市的众多原因之一。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总体来看,上市对于商业银行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银行补充资本,完善公司治理,规范经营管理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还能提升地方性银行在全国的知名度。
但他同时强调,城商行、农商行与股份制银行不同,其经营区域往往过于集中在当地,很容易受当地政策以及行业的影响,从而导致业务出现较大变化。
相关阅读
- 方邦电子终迎上会 诉讼纠纷或成考验
- 平安健康医疗分拆上市 互联网医疗竞逐IPO
- 点牛金融赴美上市 车贷第一股成色存疑
- IPO撤回潮涌动 即报即审时代将来临
- 南华期货排队IPO:靠天吃饭 投资股票巨亏
- 17只次新股开板以来涨幅翻倍
- 打新A股首只“独角兽”:7个涨停起步 一签有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
- 药明康德申购在即 IPO排队企业大缩水
- 平安好医生启动招股 互联网医疗迎高增长
- 4月份IPO审核通过率升至66.7%
- 药明康德周二首发 机构备战CDR思路渐显
- 马鞍山农商行IPO获银监局批准
- 第三波中小银行A股上市潮推进缓慢
- 新经济“领头羊”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格局
- 资本无“界” 政策有“线”普陀山不上市了
- 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安诚财险有意“上市”
- 热度回升 近一月上市新股平均十连板
- 又一家“同仁堂”筹谋登陆A股 津同仁堂冲刺
- 这家海南医药企业被否 几十家企业心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