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抛压较重 下跌空间有限
受美联储加息和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消息冲击,A股上周呈现震荡回落走势,沪指探低至3150点附近,创业板指数则回落至60日均线附近才获得一定支撑。盘面上虽然存在局部活跃热点,但难以对市场人气形成明显提振,整体抛压较为沉重。中短线来看,虽然指数呈现破位形态,同时消息面也明显偏空,但在国内经济和政策都保持稳定的背景下,A股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下跌的基础,短期充分消化利空因素之后,沪指有望逐步企稳。
从上周盘面表现来看,市场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板块之间分化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大中小市值品种走势之间存在差异,权重板块内部也有明显分化,券商、银行等金融板块及石油板块的龙头品种走势较为稳健,起到了明显的护盘作用,但地产、家电等板块则明显趋弱,折射出主流资金对于后市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盘面局部热点多以消息面刺激为主,如国际油价大幅走高一度刺激石油及相关的可燃冰等概念品种走强,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消息刺激猪肉及农业板块活跃,这些热点虽然吸引了资金参与,但对其他板块的带动较为有限,难以形成板块效应和赚钱效应。三是盘中热点切换频率较快,热点上涨的持续性较为有限,反映出主流资金目前多以短炒概念为主,快速调仓换股并不利于场内做多合力凝聚,不仅加大了赚钱的难度,同时也难以吸引场外资金,无形中也将延长A股调整周期,压制可能出现的反弹高度。
近期影响A股运行的消息面相对偏空,一是美联储兑现加息预期而上调利率,二是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外围市场普遍回落的情况下,A股也确实需要通过调整来充分消化这两大因素的负面冲击。但需要指出的是,短期恐慌情绪的充分宣泄并不会改变A股中长期走势,沪指在3100点一线仍存在强劲支撑。
首先,美联储加息已基本在市场预期之中,尽管美联储明确表示今年仍会加息两次,但其影响将会持续边际递减。中国央行针对美联储的紧缩动作也及时跟进,在公开市场操作和SLF操作中均提高了政策性利率,但并未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表明央行延续了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同时对流动性采取精准性调控,这实际上给市场传递了流动性状态非常稳定的积极信号,也给A股中长期运行创造了良好而稳定的流动性环境和政策氛围。
其次,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也会加大短期市场悲观情绪的宣泄,但中长期的具体影响还要视后续贸易冲击的展开程度来判断。此外,考虑到国内内需的韧性以及较为充裕的政策调控空间,经济大概率仍能维持6.5%至7%的增长水平,这也将给A股提供相对强劲的下档支撑。
综上,投资者不必对短期市场回落持悲观判断,目前沪指在技术上已经有效回补前期缺口,下跌空间较为有限。操作上,投资者不宜继续盲目杀跌,可积极调整持仓结构,以中长线思维逢低布局医药、农业及零售等防御性板块。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