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次起伏大概率事件 趋势性行情难以形成
大格局上看,目前市场形态偏重二八分化态势,小盘股表现出一定的“超预期”势头,这和2017年下半年走势形成明显对比,究其原因,一方面,小盘股的“涨跌”对资金面要求相对较小,虽然抗风险能力不强,但进攻性却相对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从单边市形态转向轮动,滞涨和超跌题材集中营的小盘股面临较强的估值修复预期,情绪面的爆发形成较强的从众效应进一步提高小盘股的市场关注度和资金青睐度,股价上攻也就顺理成章。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小盘股虽然更偏重创新和高科技,但这并不代表业绩不佳,部分标的成长和业绩的“双优”更容易形成阶段的价值“洼地”,在高送转和年报季报等题材驱动背景下,个性带动的共性及市场轮动意识的“锚定”等,客观上为小盘股走强提供了“弹药”。
但是无论围绕技术面还是情绪面对市场展开研判,其格局都是偏向市场的“理想化”而非“实质化”,所以,对当前市场的走势若围绕宏观角度看,只能说是阶段性的报复性反弹引发技术面形态改变,若市场要形成真的趋势,目前驱动因素并不“完备”,一方面,A股驱动因素之一的政策导向现阶段发力有限,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一带一路,包括供给侧改革、雄安新区及粤港澳自贸区等题材都是已经存在,正在等待政策的再次“发力”指引;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关键因素之一的资金,也就是当前市场成交量“差强人意”,一季度以来其整体量能基本维持在4000-5000亿元区间,偶尔的放量和缩量对市场冲击并不大反而偏重情绪面的一个“宣泄”,考虑现阶段A股的整体市值仍处于放大趋势中,量能的“紧张”也使得市场大势出现根本性改变存在较大难度。
当前市场的极端情绪化也需要投资者多加关注。当前场外因素对A股形成较强的间接“诱导”,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战”、人民币升值等偏宏观因素也使得A股情绪面相对紧张,特别是当前的“贸易战”影响,只能说是头阵风已过,未来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若后市转向理想化格局市场或就此向好,一旦风向再“变”,A股再次起伏仍是大概率事件。
对投资者而言,目前市场的走势更多的是技术面的一个“修复”,激进点而言是技术面为市场勾画了一个“趋势”,但这种趋势缺乏宏观和市场微观等多方向的支撑,短期牢固性成疑问;同时,技术面导向更容易对投资者情绪面形成“非核心逻辑”影响,应急反应和羊群效应短期难以避免,所以,与其说目前技术面改变了市场形态不如说其缓和了情绪层面的“紧张”,而理性对待后市仍是未来投资者需要冷静面对的问题。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