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冰火两重天 重组或成良方
短短两年,煤炭行业与火电行业境遇再度发生戏剧性转换。
上周末,四大发电集团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的《关于当前电煤保供形势严峻的紧急报告》(下称《紧急报告》)全文内容在能源领域内迅速传播并引起热议。
《紧急报告》称,由于供暖耗煤增加、岁末年初煤炭产量下滑、春运铁路运力影响等因素,煤炭供给严重不足、燃煤电厂面临全国性大范围保供风险。恳请有关部门从资源、运力对发电企业进行协调和支持。
四大发电集团的诉求不仅限于“江湖救急”,更是再度提及煤电“跷跷板”给火电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2017年以来,受需求超预期、产能置换滞后、铁路运力局部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供需持续紧平衡,市场煤价高企,全年综合煤价绝大部分时间运行在600元/吨以上的红色区域。数据显示,这导致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亏损402亿元,亏损面达60%。
据数据统计,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A股电企中,有4家明确预告亏损,其余均表示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下滑幅度40%至98.78%不等。华电能源业绩预告称,2017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将亏损9.5亿元至10.5亿元。京能电力公告称,由于煤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17年净利润预计减少约11.5亿元,同比减少68%左右。
煤炭企业却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红利,普遍发布业绩预喜公告。恒源煤电初步测算,预计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加10.71亿元,增长3036.38%。陕西煤业公告,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100亿元至106亿元,同比增长263%至285%。煤企“巨无霸”中国神华预计2017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52亿元,同比增长99%。
华东地区一家大型电厂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煤炭占火电企业成本70%以上,高煤价已令发电企业感受到显著的压力,除了工资下降,企业暂时还没出现减员等情况。
据悉,目前进入电厂的煤炭价格构成较复杂,一船煤可能包含年度长协价、月度长协价和市场价三种价格体系。《紧急报告》透露,各大发电集团签订的2018年度长协合同比例大幅下降,或将进一步增加今年的用煤成本。
业内人士透露,在2018年电煤订货中,大型煤炭企业改变了长协煤的分配方式。以往在长协合同量的分配上,煤企都会优先保证央企电力集团的长协煤供应。而今年四大发电集团与浙电、粤电等地方国有电企享受同等待遇。据此判断,这可能是四大发电集团联合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报告的原因之一。
去年底和神华集团合并的另一大发电集团国电集团此次置身于外。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炭与火电两大行业一直处于零和博弈状态。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使得煤炭价格矛盾内部化,两大板块可以相互弥补,煤电联营也是政府部门鼓励的兼并重组方向,预计此后一段时间将成为行业趋势,不过合并仍需靠外力来推动。
广发期货煤炭行业研究员邓舜认为,政策干预过多容易引发行业大起大落,不利煤电之间的平衡。
林伯强表示,若要真正打破煤电“跷跷板”循环,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化。煤电联动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煤价波动剧烈,联动周期应该相应缩短,严格遵循价格联动机制及时调价。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是以煤为主,从近2年的煤炭供需形势来看,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准确,未来在制订行业政策时需要更为谨慎。
相关阅读
- 益学堂:小米成黑马,持续关注消费电子板块
- 高送转概念股弱市逞强 挖掘高成长高送转标
- 下游需求望持续回升 焦煤焦炭价格迎来支撑
- 甲醇市场涨势明显 环保限产致供应偏紧
- PET价暴涨至近三年新高 供不应求仍将持续
- 蔚来资本将完成5亿美元融资 相关A股受关注
- 手机市场冷风吹 供应链上多家公司业绩受凉
- 5G时代倒计时 又一个万亿级别市场
- 环保去产能风声再起 钢铁旺季持续性仍存疑
- 票价市场化打开上行空间 “三大航”受青睐
- 深圳率先启动“刷脸”执法 相关公司望受益
- 芯片国产化受捧 TMT概念反应热烈
- 大规模集中检修 纯碱价格有上调空间
- 主产区环保严查 甲醇二季度供给或继续收缩
- 雄安规划纲要印发 超前布局数字城市建设
- 近七成公司一季报业绩向好 布局高增长个股
- “独角兽”药明康德周二申购 概念股望借势
- 20余家上市公司关注“中国芯”
-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 数字经济将迎多
- 自贸区三周年临近 横琴旅游岛受关注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