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资金1月净买入351亿元创三年新高
2018开年,沪股通、深股通两大北上资金净流入351.08亿元,创三年来新高。53只标的股活跃,中小创占比为26%。
北上资金净流入351亿元
被市场认为 “聪明资金”的沪股通、深股通1月净买入351.08亿元,创三年来新高,与去年12月相比,环比暴增3倍。其中,深股通净买入170.15亿元,刷新了深港通开通以来的新高纪录。不仅如此,北上资金1月成交额高达4105.87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53股活跃扎堆四大行业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月份,两市共有53只股票入围沪股通、深股通活跃股名单,成交额占据北上资金总成交额的四成。
活跃股板块分布显示,主板包含39只,中小板与创业板分别有10只、4只,中小创合计占比26%。事实上,自去年第四季度白马股行情升温以来,北上资金对于中小创股的关注度有所降低,活跃股比例持续低于30%。
此外,活跃股行业集中化趋势显著,电子、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银行等四大行业各包含6只,累计占据近半数份额。
8股连续上榜
进一步梳理发现,北上资金活跃股名单中,8只大蓝筹股1月连续上榜,具体来看,深市有美的集团、万科A、格力电器、京东方A、五粮液、海康威视;沪市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
形成对比的是,深沪14只股票一个月仅上榜一次。如1月大涨逾四成的中小板股荣盛发展,1月31日上榜深股通活跃股名单,成交金额1.56亿元,净买入1.26亿元。东方财富1月25日呈大幅震荡走势,以十字星报收,当日深股通资金净买入2.44亿元,随后股价回撤至10日均线附近。
大手笔买入5股
数据监测显示,34只活跃股1月获北上资金净买入,占比达64%。其中,中国平安、伊利股份、洛阳钼业、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5只股票受青睐,净买入资金超过10亿元。
具体来看,连续上榜22天的中国平安,1月沪股通净买入25.95亿元,期间股价涨幅7%。月度涨幅6%的伊利股份,沪股通资金净买入近20亿元。1月上榜5次的洛阳钼业,股价收获一成涨幅,沪股通净买入18.48亿元。1月涨幅8%的美的集团,深股通净买入18.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板第一大市值股海康威视连续上榜活跃股榜单,累计净买入金额30.54亿元。事实上,自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开通以来,海康威视上榜次数多达267次,此期间286个交易日中,未登榜的天数比例低于7%。公司近年业绩持续稳健增长,2015年、2016年净利润增幅均为26%左右,2017年净利润预计幅度15%至35%。
值得关注的是,在昨日市场大跌下,深股通净买入11.52亿元。沪股通、深股通的20只活跃股名单中,五粮液、三花智控、海康威视等13只个股呈净买入状态。
相关阅读
- 近半数偏股基金加仓 308只基金仓位超90%
- 多只基金首季减持中兴通讯
- 321股披露最新股东户数 逾半数股东在减少
- 成泉资本一季报现身四股 下一个目标是准?
- 一季度QDII提高港股仓位 重配金融信息技术
- 多只“爆款”基金一季度快速建仓 蓝筹股仍
- 解码机构调研上市银行“路线图”
- 次新股走势分化 同系游资抱团作战
- MSCI纳入A股在即 千亿资金或快速入场
- 基金一季末持仓起底 新进300只优质成长股
- 需求强劲化解高库存困扰 机构看好5钢铁股
- 离场态势趋缓 资金增配蓝筹
- 外资持续流入低估值绩优股
- 基金加大调仓力度 新兴产业成主攻方向
- 基金钟爱信息技术 减持大蓝筹
- 北上资金单周成交再破千亿 电子板块逆势加
- 智能升级助力光伏业发展 近14亿元抢筹6股
-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仓位微升
- 降准对冲负面情绪 基金防御中寻找机会
- 应对风格切换 基金增持科技股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