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情绪升温 基金择股紧盯流动性
受外围市场拖累,昨日A股各大指数均现下挫。记者在采访多位基金经理后发现,今年以来,基金经理们避险情绪显著升温,除了对公司基本面的确定性有较高要求外,对于二级市场的技术指标也设立了标准,尤其是代表个股流动性的日成交量上,一些基金经理甚至划定了“红线”。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去年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在今年延续,资金更多倾向于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这导致很多中小盘股的流动性快速萎缩,这可能导致基金经理在卖出部分个股时,不能在预期价位及时成交,产生流动性风险。
风控成重中之重
虽然今年一月份的行情一度喜人,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基金经理脑中那根“风控”的弦从未断过。尽管他们在公开场合仍表态对后市乐观,但细细交流后却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今年A股“先抑后扬”的观点,因此,上半年防范风险是他们工作的重头戏。
新募集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的某基金经理在接受专访时就向记者直言,虽然一月份A股市场看起来机会很多,但其中蕴藏的风险同样明显,只是很多投资人选择性地忽略了。他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严监管的各项措施对A股市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会得到进一步展现,尤其是在上半年,降杠杆的加速会导致部分个股出现“黑天鹅”,此时择股的风险很大,所以资金更多愿意抱团那些基本面相对透明、意外风险概率较低的股票。
“但是,这些股票估值已经开始泡沫化了,只是在避险情绪升温的影响下,大家宁愿相信他们的安全性和持续性。”该基金经理向记者说,“所以,我觉得上半年做好风控才是最重要的,收益目标可以暂时搁置。”
万家基金孙远慧也提醒投资者,A股在2018年仍会呈现结构性行情,潜在风险点不容忽视,尤其是那些业绩较差、估值较高的概念股,或者二级市场交易极度萎缩的僵尸股等,如果看不到公司未来基本面的改变,继续下跌的空间依旧不小。
不碰流动性“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两极分化明显,许多基金经理在择股中设置了流动性“红线”,即日成交量低于一定水平的个股剔除出股票池。
一位执掌权益类规模超过30亿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目前A股市场中,日成交量低于3000万元的个股占比接近三分之一,而这些成交量低迷的个股,就对规模中上的基金投资构成了“流动性风险”。他表示,在实际投资中,成交量低于这个水平,无论是基金买入或者是卖出,都会对二级市场价格造成较大的冲击,冲击成本过高显然不利于公募基金的运作,因此,今年会尽可能地规避这类低成交量的个股。
也有规模较小的基金经理将“红线”划在了日均成交量1000万。业内人士指出,这个流动性“红线”的划分应该是根据基金规模来设定的,但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市场成交量的严重分化,未来会有大批成交量低迷的个股会被踢出基金股票池,A股市场的良币驱逐劣币功能会逐步得到体现。
相关阅读
- 近半数偏股基金加仓 308只基金仓位超90%
- 多只基金首季减持中兴通讯
- 321股披露最新股东户数 逾半数股东在减少
- 成泉资本一季报现身四股 下一个目标是准?
- 一季度QDII提高港股仓位 重配金融信息技术
- 多只“爆款”基金一季度快速建仓 蓝筹股仍
- 解码机构调研上市银行“路线图”
- 次新股走势分化 同系游资抱团作战
- MSCI纳入A股在即 千亿资金或快速入场
- 基金一季末持仓起底 新进300只优质成长股
- 需求强劲化解高库存困扰 机构看好5钢铁股
- 离场态势趋缓 资金增配蓝筹
- 外资持续流入低估值绩优股
- 基金加大调仓力度 新兴产业成主攻方向
- 基金钟爱信息技术 减持大蓝筹
- 北上资金单周成交再破千亿 电子板块逆势加
- 智能升级助力光伏业发展 近14亿元抢筹6股
-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仓位微升
- 降准对冲负面情绪 基金防御中寻找机会
- 应对风格切换 基金增持科技股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