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 险资加仓“大消费”
随着春节临近,“大消费”概念成为近期机构布局的一大热点。记者在与多家保险机构投资经理交流时了解到,近期他们正关注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板块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受访保险机构表示,具体将重点配置酒、乳制品、调味品等细分行业中的二三线个股——股价处于相对低位、同时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三大理由看好食品饮料板块
为何会看上食品饮料板块?受访保险机构投资经理给出以下三个理由。
一是,随着春节窗口的临近,作为与老百姓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食品饮料将迎来消费旺季,预计销量有望上升。二是,受益于消费升级及行业周期特点,白酒等部分消费品陆续涨价。预计随着通胀预期的升温,行业内其他产品也有望受此影响跟风涨价,相关上市公司利润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三是,食品饮料是每逢节假日尤其是长假市场“必炒”的主题之一。从历史经验来看,“节日效应”一般会提前反映在股价上。
除了食品饮料行业之外,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认为,商贸、旅游、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汽车、建材等“大消费”行业,也符合“春节行情+通胀预期”的概念,值得关注。
“我们同时关注到百货股的投资机会。预计2018年百货行业会步入加速整合期,同时这一细分板块也出现了产业链效率改善和部分优质个股业绩复苏的迹象。”有保险投资经理举例说,相比过去,百货行业近年来更专注于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打造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模式等,进行价值链再造。
春季躁动或将延续
展望后市,受访的多数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认为,春季躁动或将延续。
除了把握“大消费”行业的结构性机会之外,他们依然关注估值提升叠加基本面超预期的银行、地产板块,关注通胀预期升温逻辑下的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领域。
在主题投资方面,他们表示,近期区域政策性主题升温,可适当关注海南旅游岛全球推介活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获批进展。
有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表示,开年以来A股涨势良好,但短期涨幅较大,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整固阶段,继续拥抱大市值蓝筹是占优策略。“公募基金、北上资金、养老金等增量资金加速进场,风格上也偏好盈利确定、估值低的价值龙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慢牛走势。”
谈及2018年投资策略,他们预计,企业盈利或进入缓步回落期,但较2015年至2016年期间的颓势仍显著高出一个台阶。“股票市场整体仍相对受益,债券市场略有承压但多已反映在价格中,边际影响有限。”
相关阅读
- 近半数偏股基金加仓 308只基金仓位超90%
- 多只基金首季减持中兴通讯
- 321股披露最新股东户数 逾半数股东在减少
- 成泉资本一季报现身四股 下一个目标是准?
- 一季度QDII提高港股仓位 重配金融信息技术
- 多只“爆款”基金一季度快速建仓 蓝筹股仍
- 解码机构调研上市银行“路线图”
- 次新股走势分化 同系游资抱团作战
- MSCI纳入A股在即 千亿资金或快速入场
- 基金一季末持仓起底 新进300只优质成长股
- 需求强劲化解高库存困扰 机构看好5钢铁股
- 离场态势趋缓 资金增配蓝筹
- 外资持续流入低估值绩优股
- 基金加大调仓力度 新兴产业成主攻方向
- 基金钟爱信息技术 减持大蓝筹
- 北上资金单周成交再破千亿 电子板块逆势加
- 智能升级助力光伏业发展 近14亿元抢筹6股
-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仓位微升
- 降准对冲负面情绪 基金防御中寻找机会
- 应对风格切换 基金增持科技股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