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节奏不同 A股一九分化现象望持续
经历过上周“黑色星期五”之后,美股本周一再现大幅下跌局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和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债券业务中心市场发展处副处长张超。
记者:美国股市为什么会出现下跌局面?
杨德龙:美股大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股1月份上涨过快,月涨幅创了纪录,三大股指有了一定的泡沫。美股连续大涨八年后,累积大量获利盘,一有风吹草动,就有资金疯狂出逃,获利了结,造成大跌;二是市场担心利率和通胀过快上升。3月份美联储加息基本确定,全年可能加息三次,最近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快速上升,加上投资者对通胀加速的担忧,美股出现急跌。现在还不能确认美股已经见顶,可能是一次大幅调整。
张超:2月初美股暴跌的诱因就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这触发了预期的改变。投资者发现廉价货币越来越少,推动美股连续八年上涨的动力出了问题。原来大量的廉价货币充斥在金融市场当中,金融机构与个人不断买入股票,上市公司借钱回购自己的股票,股票市场实现了完美的“自我循环”:买股票涨,涨完接着再买股票,而且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断放大。但这个循环过程的基础是借钱成本很低。如果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借钱买股票成本与风险就会增大,预期改变也是情理之中。
记者:美股下跌对亚太股市及A股的影响有哪些?
杨德龙:美股大跌对亚太股市包括港股会造成较大影响。但港股整体估值较低,短期下跌之后还会吸引资金入场抄底,因此港股下跌空间小于美股,这次大幅调整之后还有望重拾升势。
中美两国股市节奏是不同的,美股已经走了八年牛市,A股刚刚从底部爬升,美股市场的高位大跌对A股市场短期走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中期走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历史上看,A股市场的运行更多是自身因素决定的,而不是外围市场。在市场震荡中,绩优白马股抗跌性强,势必会受到更多资金关注,抱团取暖可能导致“一九分化”现象持续出现。
张超:短期美股的下跌必然带领全球股市开启一轮调整期。对中国来说,美股下跌将弱化“杠杆复苏”进程与效果,海外需求减弱。从供给端看,虽然从表面上看股价下跌对于企业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对于股票质押融资的影响较大。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