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N形上涨在途中 关注周期股右侧机会
2018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的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春季行情如火如荼。市场上乐观的人越来越多,全球经济复苏的共识也正在形成。但当前行情走到现在,有些投资者对这一轮股市强劲快速上涨抱有怀疑和担心,希望能够找到更加有力的逻辑支撑。我们认为,全年看A股将呈现N字形上涨。当前市场的走势特征属于N字形第一笔的中后期,建议仍宜以春季躁动基调看待,不必急于对牛熊以及风格切换等市场基本特征做决断,对于“编故事”的倾向保持一份冷静。
市场在经济小周期下行叠加金融监管进一步明确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N字形第二笔的驱动主因。但经济上结构性超预期、“稳中求进”基调下金融监管稳步推进好于预期,行政去产能叠加行业内生出清,以及系统性风险好转,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下新经济超预期将为N字形第三笔,即市场的二次上行提供支撑,市场由业绩驱动逐渐转向业绩与估值双驱动。如果后市呈现N字形走势的话,那么两个重要的转折时点需要大家密切关注:一是临近春节经济高频数据以及金融数据发布对于经济动能预期的扰动;二是临近清明节,相关政策趋于明晰后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扰动。对于春节前这13个交易日,建议要重视周期板块行情的持续以及这里面蕴含的新逻辑。
对于当前市场存在的恐高心理,站在全年的角度看,有几点支撑上行的有利因素,市场认识尚存不足:第一,对整个经济复苏强度跟韧性预期不够充分;第二,全球权益市场水涨船高,估值比价效应的支撑与对风险偏好的改善认知不足。市场全年的高点不会在春节前就见到,现在谈N字形第一笔走完也还为时尚早。
当前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与之前的不同步相比可持续性强,且强度更大。三个周期共振向上,使得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第一是全球朱格拉周期,发达经济体资本开支增速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接下来会蔓延到新兴经济体。第二是与朱格拉周期相呼应,全球资本贸易周期复苏。一般来说,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偏稳健,波动主要贡献来自于投资,贸易与投资相关度大。第三是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周期处于上升期,虽然货币政策开启正常化。
全球经济复苏的共识市场基本形成,但要强调的是国内可能对全球经济同步复苏预期不足。主要发达经济体资本开支不错,大家都关注到了,但新兴经济体复苏大家可能没有关注到,比如巴西、墨西哥、南非还有一带一路的国家。这些国家如果再通胀,投资会更快。2018年开门红、有春季躁动的不仅仅是A股和港股,以美国、欧洲(除了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市场,以及一些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如俄罗斯、印度、巴西、越南等,指数涨幅都有5%左右或以上。
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核心变量,因为经济复苏会直接影响很多因素,包括大宗商品、周期板块。2017年关于周期消费五波走的观点中,周期的第五波行情在2018年春节躁动中还在延续。而且现在周期行情应该增加一个新的机会,就是右侧机会。
之前我们强调的是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国际定价的大宗周期品表现会好于国内定价周期品。从大宗商品近期的走势来看,原油的价格走势得到印证,但其他铜铝锌等有色品种价格走势并没有预期的强势行情。周期板块右侧机会的逻辑主要是损益表到资产负债表的补充作用,在去年已经相当大程度释放了,今年对损益表的压力会小一点。在这里想提醒大家:即使相关周期品现货价格不上台阶,从损益表角度来看,周期股的业绩也可能会有大幅上修。因此,春节前继续看好周期股右侧机会,重点关注建材、钢铁、石化、有色、煤炭和机械等行业板块;制造业中TMT下半年表现更佳。
(作者系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