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迎来重估潮 强化指数牛市预期
近期A股市场主流资金一直围绕指标股、人气股反复做文章,主板紧盯大金融、大地产、大消费,创业板则紧盯传媒板块大市值品种,如光线传媒等,市场因此出现了指数上涨、个股分化的格局。
中国资产迎来重估潮
近些年来,海外资金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分歧一直很大,悲观者甚至抛出经济衰退的论调。与此相伴的,便是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诸多强有力措施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强劲回升,2017年的GDP增速达到6.9%,实现7年来首次回升。
在此背景下,海外资本对中国经济及中国资产开始重新认识。
体现在金融市场,一是人民币汇率持续回升,创出201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二是港股恒生指数、A股上证指数等代表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数出现了强劲回升趋势。其中,恒生指数上周五再创历史新高,已经形成典型的牛市氛围。A股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乃至上证指数,也有一定的牛市苗头。上证指数上周五一度创下年内高点,只是由于后续买盘不足,尾盘有所回落。但是,上证指数周K线已6连阳,多头气息浓郁。
外资偏好强化指数牛市预期
不过,目前A股市场只显示出指数式的牛市苗头,大多数个股股价依然不振。以上周五的数据为例,上证指数上涨0.28%,创业板指数上涨0.33%,但据大智慧数据显示,沪市上涨家数只有502家,下跌家数达765家。深市的上涨家数为635家,下跌家数却达1230家。两市达到10%涨幅限制的个股为23家,但达到10%跌幅限制的个股也有6家,跌幅超过5%的个股为30家,涨幅超过5%的家数只有62家。
如此数据显示,当前A股的上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指标股。对于沪市来说,主要是大金融、大地产、大消费,这与港股的行情主线是契合的。对于创业板来说,则主要是以光线传媒为代表的TMT产业龙头品种。这其实也佐证了前文提及的海外资金重估中国资产的观点,当前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主要来源于外资,海外资金大多是机构资金,它们关注和研究的标的,都是一个经济体的代表性行业及行业内的龙头品种。
当前A股市场的本土资金,尤其是前些年曾在市场上“翻江倒海”的游资热钱,正处在监管力度加大的环境下,原有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技巧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前些年炒作盛行的年报送配概念股、脱帽概念股、并购重组概念股等,近期纷纷偃旗息鼓。体现在盘面上,就是大量中小市值品种走势欲振乏力。
配置指数行情主线品种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几个推论。
一是,A股行情主线就是中国经济的代表性行业及行业龙头股,即大金融、大地产、大消费及TMT龙头品种。二是,不要奢望A股迅速进入全面牛市,板块个股的结构分化或成常态。三是,随着中国经济延续强劲增长趋势,改革开放措施不断推进,海外资本有望进一步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上证指数、恒生指数的牛市将进一步延续。
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与时俱进,紧跟主流,目前尽量少配置小市值品种,尤其是一些所谓摘帽股之类的题材股。就目前来看,大金融产业的券商股、保险股仍有一定的涨升契机,大消费产业的啤酒、奶业等品种也可跟踪。另外,由于业绩回升趋势有望超预期,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品种也值得积极配置。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提升
- 市场整体人气较弱 权重抵抗式护盘
- 又到估值底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 市场托底因素在增多 估值底依然有效
- 沪指盘中逼近年内低点:行情修复仍需时日 控
- 大盘反弹信号已经发出?
- 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 沪深两市缩量调整 金融板块逆势走强
- 估值水平进入历史低位 价值成长宜均衡配置
- 消息面反复 股指无序震荡
- 短期沪指3000点或有考验 降仓位避险为主
- 市场反弹无果 再度回落夯实底部
- 上证指数创近十个月以来新低 继续谨慎防御
- 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 调整压力犹在
- “大C浪下跌”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 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底部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股指逐步企稳?
- 震荡可能会将上证指数暂时推至3000点以下
- A股走势相对疲弱 市场交易情绪谨慎
- 上证综指重回3100点市场情绪回暖 反弹高度
热门推荐








